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泉映月》作者阿炳:早年丧母一生坎坷,被誉为“中国贝多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泉映月》作者阿炳:早年丧母一生坎坷,被誉为“中国贝多芬”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d.fyun.cc/detail/19bb64d4b00283eba8cf0aaeb249ede72a17d63c.html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二胡曲目之一,其创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动容。从早年丧母的坎坷命运,到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再到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卖艺,阿炳凭借其非凡的艺术天赋和坚韧的人格魅力,创作出了这首被誉为"只应该跪着听"的音乐杰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7 11: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阿炳画像

早年经历与艺术启蒙

阿炳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8月17日,原名华彦钧,祖籍江苏无锡。他早年丧母,身世坎坷。他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是无锡洞官观道观偏殿雷尊殿的道士。阿炳的母亲吴氏本是一名寡妇,在与华清和同居之后生下了阿炳。阿炳刚刚降生不久,吴氏就带着阿炳回到了前夫家中。

因为族人不容,吴氏母子被逐出家门,华清和只好负起照顾吴氏母子的责任,然而两年之后吴氏便郁郁而亡。身为道士的华清和却无力抚养年幼的阿炳,无奈将之送回老家交由亲戚抚养。

直到阿炳年满8岁才回到父亲身边,成了雷尊殿的一名小道士。


雷尊殿旧址

那个时候要子承父业,当一名道士也是需要识字的,所以阿炳的父亲将他送到私塾读了三年书,然后开始跟着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

华清和精通道教音律,对于大部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都能信手拈来,尤擅二胡和琵琶。

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非常艰苦,在那个并不讲究什么科学教育的时代,阿炳的乐器学习,更是吃尽了苦头,不过便如《警世贤文》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阿炳的努力刻苦并没有白费,阿炳从小耳濡目染,本人又极具天赋,12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参加各种道教活动并演奏乐器。在华清和去世之后,时年25岁的阿炳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坎坷人生与艺术追求

然而由于交友不慎,本来过得非常不错的阿炳渐渐染上了很多恶习,不但沉迷于吃喝嫖赌,还沾染上了鸦片,阿炳的身体便在这放纵中渐渐被摧垮。

1927年,阿炳的眼疾恶化导致双目失明,他不能再参加法事,只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

在彼时无锡的街头,便多了一位双目失明的二胡艺人。阿炳背着各种乐器,游走于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两年后,阿炳和寡妇董彩娣结婚,两人相依为命,继续过着街头卖艺的生活。


阿炳卖艺画像

虽然是街头卖艺,阿炳并非乞丐,他有着他自己的尊严,从不对人摇尾乞怜,靠着自己的手艺赚取生活费用。如果有人请他,他便认认真真的演奏,绝不敷衍了事。对于报酬,阿炳也不那么计较,随意即可。就算有时候演奏之后别人一文不舍,他也能坦然处之。

阿炳身在江湖,却为人正直,心怀天下。他经常编词演唱,借此在街头揭露一些罪恶之举。据说当时有一个乡绅,仗势凌辱婢女,那个女孩求告无门,最终流落街头。得知此事后阿炳便将之改编为唱词,并且沿街演唱,吓得那位恶绅连门都不敢出。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宣扬马占山的壮举。阿炳编唱《抗日名将马占山》;为了赞扬19路军奋勇杀敌,他编唱《十九路军大刀队杀东洋鬼子像切西瓜》;他还曾经用自己家传的胡琴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阿炳剧照

《二泉映月》的诞生与传承

阿炳创作了不少二胡曲和琵琶曲,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二泉映月》。阿炳花了很长时间来构思以及创作这首曲子,想来,在几十年前的无锡城里,这首哀婉动人的乐曲曾经轻轻飘荡在灯火阑珊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保存工作十分重视。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等人来到无锡,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搜集民间音乐以及道教音乐。

他们辗转找到了阿炳,对《二泉映月》等曲进行录制。在此之前,这首曲子其实并没有名字,在演奏完成之后,杨教授和阿炳才商量着为此曲命名。此后,《二泉映月》终于得以保存,并且从中国走向了世界。而在音乐录制完成的那年年末,阿炳病逝,终年57岁。


阿炳墓地旧照

结语

阿炳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他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他将自身命运和人文关怀融入到了乐曲当中,使得他的音乐创作充满了独特的气韵与内涵,为我们的传统音乐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因此,也有不少人将他誉为“中国贝多芬”。

参考资料:
《三字经》
《警世贤文》
《瞎子阿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