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如何活下来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任正非:华为如何活下来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这番话,道出了这家科技巨头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背景下的生存之道。
财务现状: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的双重挑战
最新财报显示,华为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这一成绩看似亮眼,但背后却暗藏隐忧: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28.7亿元,同比下滑13.8%。
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据第一财经报道,有财务人士指出,利润下滑与荣耀以及超聚变等业务的出售结算时间有关。2023年前三季度,华为因出售这些业务获得553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而今年同期这一收益转为亏损4.5亿元。这意味着,目前的利润和营收更能反映华为正常业务的经营状况。
战略调整:从规模扩张到利润导向
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挑战,华为正在调整其经营策略。任正非明确表示,公司需要坚决收缩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聚焦核心市场和客户。这一转变意味着华为将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业务的质量和效益。
在具体措施上,华为已经开始停止一些非核心业务,转而将资源集中投入到ICT基础设施、云计算、数字能源等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领域。同时,公司也在优化组织结构,保护有付出的员工,确保人均效益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并未因此减少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274.12亿元,显示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
技术创新:构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的生存之道,关键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在AI领域,华为昇腾集群系统下的盘古基础模型已构建万亿级高质量训练数据,实现4千卡训练近线性扩展。这一突破不仅支撑了Mate60小艺用户的高留存率,更为华为云EI、流程IT等业务在多个行业的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无线通信领域,华为面向11个场景的原型系统开展外场测试,率先验证了6G零开销通信感知一体化能力。在太赫兹频段,公司验证了超大带宽下极化复用和波束空分复用技术,室外500米距离峰值速率达到400Gbps以上。
光通信领域同样取得重要突破。华为突破222GB超高速光电调制器技术,提出子载波关键算法及架构,解决了大吞吐编码调制及功耗高的难题。同时,公司完成首个7,000公里32T容量400G QPSK系统测试验证。
在基础研究方面,华为将数学力量与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夯实基础研究能力。例如,在信息论编码领域,公司将经典FFT拓展至Goppa等代数几何码,将编码复杂度从O(n^2)降低到O(nlog n)。在机器学习领域,公司提出了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联邦共形预测方法,通过理论证明可解决客户端之间的标签偏移问题。
开放合作: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任正非多次强调,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面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制裁,华为选择通过开放和包容来推动技术前沿的发展。公司不仅重视自身的技术研发,更注重通过国际合作来增强技术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为通过支持ICPC等竞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培育未来所需的多样化人才。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通过技术交流促进创新。
未来展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华为正在通过战略调整和技术突破寻找生存之道。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这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权宜之计,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任正非曾说:“我们还能否生存下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通过持续的创新与突破,华为正在为这个未知数寻找答案。在开放创新的理念指引下,这家科技巨头正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