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废料处理新突破!
氢氧化钠废料处理新突破!
工业废水处理是保护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我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要达到85%。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近期,某化工企业在处理含氢氧化钠的工业废料方面,就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
创新工艺:多级处理确保深度净化
该企业采用的是一套组合工艺,包括pH调节、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和反渗透等多个环节。这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工业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特性,通过多级处理确保最终出水达到高标准。
pH调节:首先对废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使其达到适合后续处理的范围。这一环节对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尤为重要。
混凝沉淀: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较大的絮凝体,通过沉淀去除。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砂滤:经过沉淀的水通过砂滤层,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杂质,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度。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出水的感官指标和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至关重要。
反渗透:作为最后一道处理工序,反渗透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细菌、病毒等微粒,产出接近纯水的产品水。
实际应用:高效处理与资源回用
这一组合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以某化工企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为例,该企业每天产生约500吨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采用这一工艺后,废水处理效果大幅提升:
去除率: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95%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98%,总硬度去除率达到90%。
回用率:处理后的水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回用率达到70%以上,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使用量。
经济效益: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运行成本较低,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用水成本约100万元。
环境与社会效益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社会意义。
环境保护:通过深度处理,减少了工业废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
资源节约:废水回用减轻了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符合国家节水政策要求。
示范效应: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整个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该企业正在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同时,他们还计划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更多行业,如印染、电镀、造纸等,为实现我国水环境质量目标贡献力量。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进步,更彰显了企业和社会各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