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教你缓解胸闷气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缓解胸闷气短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3%B8%E9%97%B7%E6%86%8B%E6%B0%94/15794252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3134089995124622150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195617263876210319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425022710629784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07657
6.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98055
7.
https://m.sohu.com/a/354756564_120247664/?pvid=000115_3w_a
8.
https://m.sohu.com/a/304361715_100281680/?pvid=000115_3w_a
9.
http://www.hnszyy.com.cn/info/3130/10290.htm
10.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bzs/202308/t20230808_3218221.html
11.
http://wjw.sm.gov.cn/jktd/zyys/202208/t20220812_1816852.htm
12.
http://www.sx-dj.gov.cn/zgyd/dyjk/1619966666085498882.html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这是怎么回事?”在临床工作中,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胸闷气短是常见的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暗藏风险。中医认为,胸闷气短多由气机不畅、气血瘀滞所致,而现代医学则强调其可能与心肺疾病相关。本文将从中医角度为您详细介绍胸闷气短的调理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01

中医眼中的胸闷气短:病因与病机

中医认为,胸闷气短的成因复杂,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湿热扰胸:外感湿热之邪,或脾胃虚弱导致湿热内生,上扰于胸,致使胸中之气壅塞。

  2. 痰湿内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脾失健运,湿邪内停,聚湿成痰,上扰于胸。

  3. 心气不足:劳逸失调,损伤心气,或素体阳虚,心气虚弱,致使胸中之气不足。

  4. 肺气虚弱:久咳伤肺,或素体虚弱,肺气不足,宗气不足,产生胸闷气短。

  5.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滞血瘀,也可引起胸闷气短。

02

中医调理方法:内外兼治

1.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有多种经典方剂可供选择:

  • 湿热扰胸:可用藿朴夏苓汤,清热利湿,芳香舒气。
  • 痰湿内阻:二陈汤是常用方剂,能有效化湿祛痰。
  • 心气不足:补心煎具有补益心气的作用。
  • 肺气虚弱:补肺汤是首选方剂。
  • 气滞血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能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2.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调理胸闷气短的重要手段,以下三个穴位最为常用:

  •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约1分钟,每日3次。

  • 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下方约1.5寸的位置。是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按压方法同膻中穴。

  • 太渊穴:位于手腕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5寸的位置。具有补肺益气的作用。按压方法同上。

此外,中府穴、膏肓穴、内关穴、极泉穴等也是常用的调理穴位,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

03

日常调护:预防与保健

除了药物和穴位疗法,日常调护也非常重要:

  1. 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保持心情愉悦:情绪对气息的影响很大,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气机畅通。

  3.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气息。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

  4. 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具有理气、活血、滋阴养肺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黑木耳等。

  5. 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学会深呼吸,每天坚持练习,有助于呼吸道的畅通。

04

现代医学视角:诊断与注意事项

虽然中医调理效果显著,但也不能忽视现代医学的诊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持续性胸闷:如果胸闷持续不缓解,尤其是活动后加重,应立即就医。

  2. 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等,可能是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信号。

  3. 既往病史:有心脏病、肺病、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更需警惕。

就医前,建议做好以下准备:

  • 记录胸闷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
  • 观察胸闷与活动的关系,是否在活动后加重。
  • 注意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心慌等。
  • 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效果等。
  • 保存近期的检查报告,尤其是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

胸闷气短虽是常见症状,但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但同时也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帮助您远离胸闷气短的困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