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篇文章讲清,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篇文章讲清,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947547163839911

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虚构与真实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来阐述虚构与真实在小说创作中的辩证关系。

故事与新编

故事与新编的关系是:故事是新编的基础,新编是故事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关系的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留故事(历史、神话传说)的元素,使其富有历史韵味;二是通过新编的方式(三要素的虚构)展现想象力与创造性。两者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关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的《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主一辅,有时空的穿插和对接。这种关系的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拓展情节,丰富内容,丰富人物形象;二是映照/烘托现实。

例如,《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

答案: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等人物,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梦境(幻境)与现实——以虚衬实

例如,《十八岁的李响》荣获“南泥湾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请结合文本从构思和主题两方面分析小说获奖原因。

答案:构思:①小说采用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手法,讲述李响的故事,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②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将李响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精巧,叙事集中。主题:①塑造李响等老一代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献身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②赞美了新一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担当。

科学与幻想

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是: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对原有科学的突破与再创造。这种关系的效果体现在人文关怀和科技情怀之间的观照。

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的《微纪元(节选)》,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荒诞与真实

荒诞与真实的关系是:真实是荒诞的基础,荒诞是对真实的突破。这种关系的效果是通过两者的结合来映照真实。

例如,《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荒诞:①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②笔法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2)真实: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③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情况)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