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化妆争议:从心理学解读社会期望与个人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化妆争议:从心理学解读社会期望与个人选择

引用
科学网
10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952.shtm
2.
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ki9w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65421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280903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86%E6%9E%B6%E6%95%88%E6%87%89
6.
https://www.zync.edu.cn/xljk/info/1053/4015.htm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4%BC%9A%E5%BF%83%E7%90%86%E5%AD%A6
8.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23-07-21/why-these-young-chiense-women-are-rejecting-beauty-duty/102625818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3/22/16295112_1134034689.shtml
10.
https://www.mdit.edu.cn/info/5917/84152.htm

“女生应该有充裕的时间来打扮自己,能跟上10点的第二节课就好了,从7点到9点的时间应该用来化妆,然后再优雅地进入学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何光顺的这番言论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对女性的“减负”,而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是性别歧视。这一争议折射出女权主义内部对化妆的不同态度:激进女权主义者认为化妆是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而自由女权主义者则强调女性有选择是否化妆的自由。

01

化妆的心理密码:美化与认同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将化妆行为理解为人类最古老的装饰行为的延续。这种装饰行为有两个主要目的:美化(beautification)和彰显(signification)。所谓美化,就是通过装饰让自己更加有吸引力。研究发现,化妆确实能提升女性的吸引力,让她们看起来更女性化、更健康、更自信。这些因素可能调整了对外表吸引力的判断,甚至推测这些因素在判断面部吸引力的时候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女性化和健康。

化妆在临床上也是有价值的。化妆被发现能显著改善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伤疤,血管疾病,色素方面的疾病等等。化妆还能改善痤疮和红斑狼疮病人的生活质量。年龄增长会带来很多皮肤和外表关联的变化。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美容疗法,对皮肤病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模型,同样被发现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相比于年轻面孔,化妆对于老年面孔的吸引力影响更大。

不同的人因时因地选择化不同的妆。由于化妆不仅美化面部,而且彰显身份,所以,不同的人被要求化不同的妆。以示具体团体的成员资格,和化妆者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定位。例如,哥特妆(浓黑眼妆,黑唇,白色的粉底)在表明哥特文化身份的同时,还表明了他或她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拒斥。化妆还会因为经济功能的不同而不同。有钱的女性和贫穷的女性化的装是不一样的,所以,化妆可以彰显财富。

02

框架效应:社会期望如何影响个人选择

框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误,人们根据选项所呈现的正面或负面含义来决定选项。例如作为损失或收益。收益和损失在场景中被定义为对结果的描述(例如,失去或挽救生命、治疗和未治疗的疾病患者等)。展望理论假设损失比等价收益更显著,肯定收益(确定性效应和伪确定性效应)优于概率收益,并且概率损失优于确定损失。框架效应的危险之一是,人们通常只能在两个框架之一的背景下获得选择。

这种效应无法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根据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的说法,仅仅改变选项的制定方式就可以影响偏好顺序这一事实从根本上与不变性的合理性标准相矛盾。因此,显著性(英语:salience)的变化,即刺激的可及性,是框架效应的基本机制。由于描述中某些方面的显著性发生了变化,因此对等同选项的感知会有所不同。

在化妆问题上,框架效应体现得尤为明显。社会对女性外貌的高要求,实际上是在制造一种“损失框架”:如果你不化妆,就会失去工作机会、社交机会等。这种框架效应让许多女性感到压力,不得不选择化妆。而当女性选择素颜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的负面评价,这种评价进一步强化了框架效应。

03

社会期望与个人选择的拉锯战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行为受到内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在化妆问题上,这种影响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社会对女性外貌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将化妆视为职场必备技能;另一方面,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化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冲突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社会期望会影响个人选择,但个体也有自主性。在面对社会期望时,女性需要在内心做出艰难的决策:是屈从于社会压力,还是坚持个人选择?这种决策过程往往伴随着焦虑和冲突。

04

结语:打破单一标准,尊重多元选择

真正的女权主义应该是支持女性的多样性选择,而不是强加某种单一标准。无论是选择化妆还是不化妆,都应该得到尊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任何一种女性经验能代表所有人。女权主义应尊重差异——有人追求素颜舒适,有人享受化妆艺术。以‘进步’为名审判同胞,本质是制造新枷锁。”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打破对女性的单一标准,让每个女性都能自由选择是否化妆,而不必担心来自社会的评判。这不仅是对个人选择权的尊重,更是对女性主体性的肯定。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环境,让每位女性都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