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危象急救:从症状识别到应急处理
高血糖危象急救:从症状识别到应急处理
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最紧急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两种类型。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高血糖危象的类型与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通常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但也可能出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其主要症状包括:
- 血糖水平显著升高(通常超过13.9 mmol/L)
- 尿酮体阳性
- 血液pH值降低(酸中毒)
- 呼吸急促、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
- 恶心、呕吐
- 腹痛
- 意识模糊或昏迷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则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特点包括:
- 极高血糖水平(通常超过33.3 mmol/L)
- 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超过320 mOsm/L)
- 严重脱水
- 意识障碍
- 癫痫发作
- 视觉障碍
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高血糖危象,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补液治疗: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HHS患者,24小时内需要补充100-200 ml/kg的液体。开始时应快速补液,第1小时给予1.0-1.5 L,随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速度。补液的同时需要监测血浆渗透压,使其逐渐下降速度控制在3-8 mOsm/(L·h)。
胰岛素治疗: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当血糖降至16.7 mmol/L时,需要补充5%葡萄糖溶液,并按每2-4 g葡萄糖加入1 U胰岛素的比例进行中和。
纠正电解质失衡:监测血钾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补钾方案。同时注意监测钠、氯等电解质的变化。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维持血压、预防感染等。
预防措施
预防高血糖危象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血糖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定期监测血糖:每天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和频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
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按时服药: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不随意增减剂量。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感冒、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避免脱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在炎热天气或运动后。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肾功能、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的紧急情况,通过及时识别症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及做好日常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保护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