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小“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父母多留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小“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父母多留意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6693717_121124337

很多孩子在能够将手塞进嘴里后,就开始频繁地吃手指。面对这一现象,家长们的看法往往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长大后自然会停止;另一派则担心卫生问题,认为孩子的手上有很多细菌,容易导致“病从口入”。那么,孩子吃手指到底好不好呢?研究表明,从小“吃手指”和“不吃手指”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差异。

“吃手指”背后的深层原因

大部分孩子会在几个月大时开始,喜欢将手指塞进嘴里不停地“吧唧”,仿佛在品尝美味佳肴。其实,孩子吃手指的行为,背后蕴含着一定的心理因素。

自我安抚

很多时候,妈妈可能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小宝宝由于缺乏安全感,一旦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此时,如果通过吃手指来缓解焦虑,孩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安抚。

因此,吃手指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安抚方式。如果孩子能从中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那么长大后就可能发展出一定的自我安抚能力,不容易动辄情绪失控或缺乏安全感。

相反,如果在孩子焦虑或紧张时,家长不允许他们吃手指,而孩子又没有找到其他安抚自己的方式,那么他们在调节压力方面的能力可能会相对较弱。

好奇心驱动

孩子身体最早被唤醒的感官是口和手。当他们的嘴能够接触到手时,会从“吃手指”这个动作中体验到不同的触感——吃手和吃奶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种新奇的体验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通过吃手来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从吃手转向吃脚,甚至在1-2岁能走路后,会尝试将各种东西塞进嘴里。对于孩子来说,“吃”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世界、激发好奇心的行为。

如果孩子从小不被允许吃手、吃脚或探索安全的物品,那么他们的探索欲望可能会受到限制,逐渐变得不愿意去探索外界。

执拗与顺从

孩子吃手指还有一个原因是缓解出牙时的疼痛。6个月以后,孩子的乳牙开始萌出,在长牙期间,牙龈会有一定的胀痛感。为了缓解这种不适,孩子会通过吃手来寻求安慰。

如果家长斥责孩子,不允许他们吃手,或者采取强硬措施打手,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反应:执拗或顺从。有些孩子可能会跟你对着干,表现出叛逆的性格;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因为“不敢”或“羞耻”而选择顺从,这可能会在他们的性格中留下一些负面情绪。

相反,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孩子吃手指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帮助,那么孩子在处理事情时就会更加积极。

何时需要关注

如果觉得孩子吃手指不卫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洗手,或者使用磨牙棒作为替代品。但到了3、4岁时,如果孩子吃手指的习惯仍未改变,就需要开始关注并采取措施了。

长期吃手指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问题和前牙突出等问题,还可能损伤手指皮肤,形成老茧。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让孩子对吃手指形成依赖,难以找到其他安抚自己的方式。

引导孩子改掉吃手指的习惯

想要帮助孩子逐渐改掉吃手指的习惯,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提供其他安抚方式

当孩子因为紧张或不安而吃手指或咬指甲时,家长需要及时安抚他们,帮助他们走出焦虑的情绪。可以通过多抱抱孩子,或者让他们拥抱柔软的布偶玩具,从柔软舒适的触感中获得安全感。

转移注意力

家长还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帮助他们改掉吃手指的习惯。例如,当看到孩子吃手指时,可以不动声色地让他们帮忙拿东西,或者给他们一个玩具。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手忙起来时,自然就会忘记吃手。

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理解他们的情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只要孩子感到安全感足够,就不会再吃手。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吃手指的行为特别顽固,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有些孩子在5、6岁时仍然吃手指或咬指甲,这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了解相关知识后,逐步帮助他们改掉这个习惯。

孩子吃手指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不需要过于紧张,应该顺其自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