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高集团化办学:严师出高徒?
深高集团化办学:严师出高徒?
2022年,25岁的深圳市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深高”)实现了集团化办学的重大跨越,七大校区、10所学校共同构成了这座深圳最大的教育集团。作为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教育集团,深高不仅在教学成绩上屡创佳绩,其独特的管理模式更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分布式决策”:深高集团化办学的创新模式
深高集团化办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新的“分布式决策”管理模式。面对集团内各校区发展基础差异大、地理跨度大的挑战,深高没有采取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而是赋予各校区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在深高南校区,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五育并举”课程;东校区则成为集团发展的“十二年一贯制新模式”试验田。集团根据各校区的学段特色、办学历史等因素,将其分别打造为课程建设基地、美育基地等,各校区由集团行政副校长负责独立运行,实现精细管理。
严师出高徒:深高的“严格管理”之道
深高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东校区为例,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学生周日返校后无故不得外出。学校对手机使用有严格限制,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特殊情况需要带手机的学生,必须在周日返校时将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周五放学后才能取回。
在作息时间上,深高学生的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早上7:20开始早读,上午五节课后,12:05放学吃饭,下午14:10上课至17:00放学,晚自习从18:30持续到22:00。宿舍实行四人一间,配备双独立卫浴,起床时间是6:20,熄灯时间是22:40。
成效与争议:深高模式的多维度思考
深高的严格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校本科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重本率超过90%,2018年更是有数十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艺术表演中屡获佳绩,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在国际国内展演和比赛中赢得众多荣誉。
然而,这种严格的管理模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过度的管理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一位深高毕业生在小红书上写道:“深高是一所优秀的高中,师资雄厚,学习氛围积极向上。但有时候觉得学校管理过于严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面对争议,深高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管理模式。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学校开设了20多门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团,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结语:深高模式的启示
深高的成功经验表明,严格的管理制度确实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自律能力。但同时,如何在严格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深高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名校抵不过‘适合’二字。”深高的管理模式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这或许才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