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大学AI技术让电池更长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大学AI技术让电池更长寿!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2/13/content_296261.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45866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2/538637.shtm
4.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5-02-13/doc-inekieuk8534748.shtml
5.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5-02-13/3750698.html
6.
http://www.xinhuanet.com/20250213/32bab62bcf334b38b0464b33dde8a281/c.html
7.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3/doc-inekimaa0741561.shtml
8.
https://news.fudan.edu.cn/2025/0213/c4a144158/page.htm
9.
https://news.fudan.edu.cn/2025/0213/c31a144158/page.htm
10.
https://www.yuanyang-tech.com/industry/108.html
11.
https://www.aibanglib.com/a/17011

2025年2月13日,复旦大学彭慧胜/高悦团队在《自然》主刊发表重磅研究成果,通过AI技术与有机电化学的创新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为锂电池的寿命提升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01

AI赋能,精准设计锂载体分子

研究团队发现,电池衰减的核心原因是活性锂离子的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大胆设想:能否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直接为电池补充损失的锂离子?然而,要实现这一设想,需要设计出一种具备严格物理化学性质的锂载体分子,包括电化学活性、溶解度、稳定性等多方面要求。这样的分子在现有研究中尚无先例,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设计。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AI辅助的全新能源分子设计方法。他们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构建了包含有机化学、电化学、材料工程等多领域知识的数据库。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AI系统能够推荐和预测潜在的锂载体分子。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成功设计出从未被报道过的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

02

“打一针”让电池“满血复活”

这种新型锂载体分子就像一种“药物”,可以通过“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电池容量的无损修复。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这一技术后,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能保持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次提升到12000-60000次,提升幅度达到1-2个数量级。这一突破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03

突破性技术带来多重价值

这一创新技术不仅大幅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还打破了传统电池设计中锂离子必须依赖正极材料的限制。这意味着未来可以使用更绿色、不含重金属的材料来制造电池,进一步提升环保性能。

从实际应用来看,这一技术将带来多重价值:

  • 电动车领域:解决电池寿命短、续航能力下降的问题,降低使用成本
  • 储能电站:满足极端环境下的长寿命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环境保护:减少电池报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 经济效益:预计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不到10%,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
04

未来展望:引领新能源产业变革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合作,推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在电动车、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复旦大学彭慧胜/高悦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新材料设计中的巨大潜力,更为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电池将更加长寿、环保,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