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对话“爱潜水的乌贼”:网络文学如何照亮美好生活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对话“爱潜水的乌贼”:网络文学如何照亮美好生活
1月12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研讨启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与阅文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致辞中指出:“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在我的理解中是指精神上和价值观上的主流化,它应该是有力地、非常突出地、鲜明地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的根本价值观,反映着我们的精神。”
在对话环节中,徐则臣分享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想要写好当下的生活,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回头从传统文学叙事资源、民间的叙事资源、文化资源里去发现可以处理当下生活的东西。这种“回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寻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当下生活的方式。
“爱潜水的乌贼”则从网络文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创作理念。他表示,希望通过提取个人及身边人的典型性格、为人处事的做法,通过东方式的哲学柔和地构建主角形象。他认为,网络文学要成为普适性文学,需要关注亲情、友情、爱情,同时还要反映现实、家国情怀等更广阔的社会议题。
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丛治辰对“爱潜水的乌贼”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乌贼的创作更多地在于讲故事和架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对现实产生某种提炼。这种创作方式体现了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关照和反映。
鲁迅文学院研究员、评论家王祥则从更宏观的角度评价了“爱潜水的乌贼”的创作。他认为,中国的网络小说家们正在为人类创造新的神话,而乌贼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神话想象资源的基础上,逐渐构建起独特的“乌贼神话”体系。
作为研讨会的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在总结时指出:“中国作家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相对独特的道路,有这么一个时代和这么一个环境让我们可以百花齐放地、各抒己见地向不同的方向表达这样的情感。所有的文学都来吧,它将一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
据悉,未来阅文名家研讨会还将举办多场,计划覆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20所一流大学,邀请年轻学子与专家学者、网络文学作家一同思考与探讨关于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与文学行业发展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