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新剧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从内地人形象变迁看香港文化转型
TVB新剧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从内地人形象变迁看香港文化转型
近年来,TVB剧集中内地人形象的变迁,折射出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深刻变化,也引发了香港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
内地人形象的变迁:从负面刻板到多元呈现
在TVB剧集的发展历程中,内地人形象的塑造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早期的TVB剧集,尤其是金融危机前的作品,往往将内地人描绘为贫穷、落后的刻板形象。例如,在1994年的《笑看风云》中,张小莲被塑造成穿着过时、与香港格格不入的内地女性形象,甚至被怀疑是偷渡客。2008年的《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则塑造了尖酸刻薄的内地女性殷红,她通过偷渡来到香港,忘恩负义地破坏了恩人的家庭。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TVB剧集中内地女性的形象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2007年的《建筑有情天》中的张莉,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建筑师,展现了内地女性的新面貌。尽管在一些剧集中仍存在对内地人的负面刻画,如《法网狙击》中的内地孕妇黄菲菲和《老表,你好嘢》中挥金如土的内地游客,但整体而言,TVB剧集中的内地人形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演变:经济、政策与文化的影响
TVB剧集中内地人形象的转变,反映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深刻变化。首先,内地经济实力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内地GDP总量占比已达到14.84%,位居全球第二。这种经济实力的提升,迫使香港电视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内地形象的塑造。
其次,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TVB剧集产生了重要影响。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规定境外剧播出量不得超过网站国产剧播放总量的30%。这一政策促使TVB剧集需要通过“先审后播”的程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内容创作。
此外,内地市场的潜力和内地资本的吸引力,也促使TVB剧集需要考虑内地观众的需求。近年来,TVB高层频繁携艺人参加内地的上海电视节,15年起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更是代表TVB在内地开展各项业务,推动TVB实现从香港业务到大中国地区业务的战略转移。
身份认同的危机:TVB剧集的困境与反思
面对内地市场的竞争和观众口味的变化,TVB剧集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TVB收视最高的剧集平均收视率仅为30点左右,而在1980年代,动辄40点、50点甚至60点的收视率屡见不鲜。这种收视率的下滑,不仅反映了观众口味的变化,更折射出香港人对TVB剧集态度的转变。
年轻一代对TVB的态度从认同转向排斥,将TVB视为过时、低质、偏颇的代名词。TVB俨然成了香港政治争议和社会矛盾的象征性核心。这种转变背后,反映了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危机。在与内地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香港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TVB新剧《家族荣耀之继承者》、《法证先锋6》等作品,开始直接探讨这一身份认同议题。这些剧集通过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展现了香港人在面对内地崛起时的复杂心态。然而,这些探讨能否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仍有待观察。
TVB剧集作为香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对内地人形象的塑造变迁,不仅反映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变化,更折射出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危机。在这一过程中,TVB剧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适应新的时代背景,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