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系统:大数据如何改变电网管理?
同期线损系统:大数据如何改变电网管理?
2024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发布了一则喜讯:商洛山阳公司以全国第12名、全省第一名、满分成绩再次入围“百强县公司”,所属城郊、板岩、户垣等6个供电所满分入围“百强供电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期线损系统的有力支撑。
同期线损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推动的一项重要业务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电网线损的精确管理和实时监控。该系统能够自动核查异常数据,识别并解决“线变关系”和“户变关系”等顽疾,显著提高了线损治理效果。此外,它还能自动化生成报告,提高反窃电效率,减少电量损失。这一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电力企业正逐步迈向智能化、精益化的管理新时代。
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同期线损系统
同期线损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系统能够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电厂、变电站、线路、台区、用户、涉网设备等各类要素及其基本参数的集中展示。同时,系统还整合了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母平等各类线损指标的集中计算展示功能,并能穿透展示各类指标涉及的供售电量组成关系及相应关口数量、明细、基本参数。
在异常监测方面,系统能够结合线损波动点绑定核对同时刻用户电量波动情况,精准定位窃电嫌疑区域,高效辅助反窃电管控。例如,在某推广案例中,通过用电异常模型综合评价低压用户用电行为,累计核查出疑似异常用电客户146户,现场核实为异常用电客户98户,查准率达到67.12%,其中94户已完成追补,累计追补电费约78.4万元。
同期线损系统在电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同期线损系统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线损监测与治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线损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异常。例如,商洛山阳公司针对持续高负损台区,实施挂牌销号制,滚动更新督办台区“一台一策”,做到线损管理“三清”(线损异动原因清、解决方案及落实措施清、实施进度及成效清)。
基础数据治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档案、用户档案、营配贯通、用户与设备的拓扑关系、采集成功率、用电异常等方面进行全面核查。例如,在某推广案例中,用时四个月档案异常类问题从早期核查的135362条,下降到71626条;下降占比47%,电量异常数据从181981条,下降到130224条,下降占比28%。
反窃电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电异常,提高反窃电效率。例如,国网北京电力通过同期线损智能研判推送体系,实现了异常工单的自动推送,为线损治理提供大数据支撑。
推广成效与未来展望
同期线损系统的推广成效显著。以国网北京电力为例,通过该系统,同期“四分”(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监测率由治理之初的20%提升至98%,综合线损率由6.90%降至6.15%、累计减少损耗电量10亿千瓦时以上。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期线损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例如,国网北京电力提出了同期线损“四新”管理工作思路,即丰富降损联动新机制、完善系统应用新功能、创建数据驱动新模式、培育价值挖掘新产品。这将为电网管理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同期线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减少了电量损失,更为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网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