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从国立到省部共建的发展之路
贵州师范大学:从国立到省部共建的发展之路
从国立到省部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八十余年发展路
1941年10月24日,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成为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从那时起,这所承载着教育兴国使命的学府,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历经变迁:四次更名见证历史
学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50年10月,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取消了“国立”二字。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贵阳师范学院,学校从此进入地方管理阶段。1985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15年,学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迈入了省部共建的新阶段。
省部共建:开启发展新阶段
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省部共建是教育部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扶持地方龙头高校,带动区域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共建协议,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把贵州师范大学作为全省高等教育突破性工程重点支持高校,纳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教育部则将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硕果累累: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双丰收
在省部共建的有力支持下,贵州师范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学校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7个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等12个学科门类。在本科教育方面,学校拥有81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56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专业。
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建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同时,学校还拥有4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如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这些平台为学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
贵州师范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任务的院校,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合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音乐学专业,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同举办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AD)和本科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特色专业。
展望未来: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已逐步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秉持“慎思笃行 博学致新”的校训精神,为区域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