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于ANSYS的直齿轮啮合有限元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于ANSYS的直齿轮啮合有限元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4183

齿轮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传动方式,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本文以某二级减速器中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同网格划分对齿轮啮合分析的影响。通过模态分析、赫兹理论计算和瞬态动力学分析,为齿轮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引言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各种机械产品和设备中广泛应用。然而,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由于轮齿间的交替接触和载荷变化,容易产生应力波动,因此研究齿轮啮合及有限元分析对于提高齿轮设计水平、减少实验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齿轮啮合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胡建成等人改进了雅可比旋量模型并引入齿轮侧隙;Chen Hua等人研究了模量偏差和压力角偏差的影响;郭恒等人建立了齿轮温度场和传动误差模型等。本文将以某二级减速器中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网格划分对齿轮啮合分析的影响。

2. 齿轮建模与网格划分

齿轮材料参数和基本几何参数分别如表1、表2所示。在SolidWorks中建立齿轮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分析。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和多区域网格划分两种方式,对啮合区域进行细化处理。

参数
模量
2.06×105 MPa
泊松比
0.3
密度
7850 kg/m3
参数
齿数
20
模数
2 mm
压力角
20°
齿顶高系数
1
顶隙系数
0.25


图1. 网格划分

3.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自振周期和特性,为瞬态分析提供依据。采用ANSYS Workbench对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小齿轮网格划分为1 mm,包含16,590个单元和77,257个节点;大齿轮网格划分为1 mm,包含36,570个单元和165,571个节点。提取前10阶模态,求解其固有频率。


图2. 一阶模态


图3. 六阶模态

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小齿轮的固有频率明显高于大齿轮,且对折振对齿轮传动的影响较大。材料为灰铸铁时,各阶频率较低但振型与结构钢一致,说明材料差异对振型影响不大。

4. 基于赫兹理论的齿面强度计算

齿轮啮合时,轮齿在靠近节线处易出现点蚀。外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可采用赫兹理论公式计算:

σH = Fn (1/ρ1 + 1/ρ2) / π (1 - μ12/E1 + 1 - μ22/E2) L

其中,σH为接触应力,Fn为法向力,ρ1和ρ2为齿廓曲率半径,μ1和μ2为泊松比,E1和E2为弹性模量,L为接触线长度。

取齿轮厚度b=10mm,T=1000N为例,计算得到接触应力大小为σH = 61.168 MPa。

5. 齿轮啮合瞬态动力学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可以预测齿轮的动态性能。将大小齿轮的材料设置为结构钢,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和多区域网格划分两种方式。接触方式为摩擦,摩擦系数为0.15,法向刚度因数为0.01。分析设置计算总时长为1 s,施加360°旋转副和1000 N扭矩。


图8. 四面体网格


图9. 多区域网格

分析结果显示:

  1. 四面体网格划分单元节点少,分析速度快;多区域网格划分更为细致,分析时间长但精确性更高。
  2. 主动轮与从动轮刚接触时产生的等效应力最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应力值趋向稳定。
  3. 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轮齿啮合的齿顶节线处和轮齿中间处。


图11. 四面体网格划分等效应力图


图12. 多区域网格划分等效应力图

采用赫兹理论计算的最大接触应力为61.168 MPa,四面体网格划分仿真得出的最大接触应力为52.241 MPa,而多区域网格划分仿真计算出的最大接触应力为61.152 MPa,更接近理论计算值。

6. 结论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直齿齿轮啮合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模态分析、瞬态结构分析和赫兹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多区域网格划分能更准确地反映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为齿轮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