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阳市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阳市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89794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705286275881549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79506
4.
https://ytapp.jiaodong.net/system/2024/05/23/200343213.shtml
5.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5/01/13/200798142.shtml
6.
https://www.selectshandong.com/news/zsdt/634324677120069.html
7.
https://www.zhaoyuan.gov.cn/art/2024/12/18/art_19410_2957328.html
8.
http://www.sdenews.com/html/2025/1/372411.shtml
9.
https://www.xindemarinenews.com/china/54701.html
10.
http://www.sd-ess.com/news/show-399.html
11.
http://jjdb.sdenews.com/jjdb/jjdb/content/20250115/Articel02002MT.htm

海阳市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是烟台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重要载体,横跨海阳、莱阳两地,规划陆域面积5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50平方公里。这里集“核风光氢储”于一体,现有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54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240亿度,创出了山东省县域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第一、发出了山东省第一度核电和第一度海上风电、实现了全国第一次核能零碳供暖“四个第一”。

01

核能:清洁供暖的先行者

海阳市拥有县级市最大的核电群,全省首座已投运的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年发电约200亿千瓦时。目前正加快推进总装机容量为250万千瓦的二期核电3、4号机组工程建设,届时,海阳核电将有四台百万千瓦级机组运行,年发电量约400亿度,可满足山东省一半以上人口的居民生活用电。

2019年,海阳先行先试,投运“暖核一号”一期31.5MW核能供热工程,实现了我国核能供热零的突破。2021年11月9日,二期202.5兆瓦投入运营,供热面积接近500万平方米,海阳城区全域核能供热模式启动,海阳彻底告别燃煤取暖的历史,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今年2月14日,海阳至乳山核能供暖项目拉开建设帷幕,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正式启动,即将投运的三期工程能满足约100万人口的取暖需求,供暖区域可达烟台、威海、青岛等地。

02

风能:海上风电的领跑者

2021年12月16日13时58分,国家电投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意味着,山东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半岛南3号、南4号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投产,年发电量16.21亿千瓦时,可有效替代标煤48.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4万吨。从此,驶向“深蓝”的海上风电产业在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如朝阳般蓬勃兴起。

总投资65亿元的半岛南5号9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加速开展前期工作,未来还将积极开发建设总规模2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正快速膨胀,远景主机已累计在海阳生产183台;中集来福士已形成桩基、塔筒、升压站全系列生产能力;引进中电建二级子公司——中电建海洋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补齐了海上运维施工短板。园区内建成省内首个半岛南海上风电产业园,集聚风电项目15个,为丁字湾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03

光伏:陆海联动的生力军

分布式推进陆上光伏,集中式推进渔光互补,耦合式推进核光同场,丁字湾“双碳”智谷蓄力迎接光伏市场爆发期,海陆光能开发全面崛起,光伏产业新高地迅速隆起。

已建成新宝新能源、鑫顺等2个陆上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0.79亿度,减排二氧化碳5.46万吨;正加快开发43.5万千瓦的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半岛南27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当前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全容量并网发电。国电投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装机容量1009千瓦,年发电量约126万千瓦时,通过“就地逆变、集中并网”,每年节省标煤414吨,减排二氧化碳1260吨。

04

环保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区内核能蒸汽充沛,热值高、稳定性好、零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预计到2027年,工业蒸汽供应能力将提升至630万吨/年;到2035年,年可生产高温绿色蒸汽1200万吨,将为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腾飞和区域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能”支撑。

区内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在高端装备领域,围绕新一代核电、空天海高端制造、核能综合利用等,已布局相关重点项目12个;在航空航天领域,成功保障海上发射任务14次,“东方慧眼”星座为卫星数据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已招引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项目21个;在新材料领域,围绕电池新材料、膜材料、硅基材料、化学纤维等材料研发制造,已布局相关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约198亿元。

05

绿色发展:打造零碳之城的未来愿景

预计到2035年,区域清洁能源总装机量将达2800万千瓦,年发电近2000亿度。每年可节约原煤约17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00万吨,减排相当于种植880平方公里的阔叶林。

下一步,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将坚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理念,壮大绿色循环经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争创全省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零碳之城”,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有序推动“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体系。持续提升零碳供暖、零碳蒸汽等核能综合运用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谋划将零碳供暖融入胶东“五市一网”供暖体系。持续探索“零碳蒸汽”产业化应用新模式,提升产业“含绿量”。加大对绿色建筑、分布式光伏、海绵城市等投入力度,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

率先打造“国家绿电产业园”,坚持“绿电+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以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的绿电产业园起步区为先导,探索“源网荷储”绿电直连模式,持续壮大绿电产业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探索丁字湾区域“绿电交易方式”,率先打造山东省绿电产业园示范样板。

打造“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先导区”,依托东方航天港发射保障能力,加快打造集海上发射、星箭制造、低空经济、高端配套、空天信息服务、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加速隆起一座“产业兴旺、人口集聚、生态宜居”的活力之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