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澳岛历史遗迹探秘:宋井、总兵府和妈祖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澳岛历史遗迹探秘:宋井、总兵府和妈祖庙

引用
百度
1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B%E4%BA%95/716166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6%BE%B3%E7%B8%BD%E5%85%B5%E5%BA%9C/8862207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6%88%E5%B1%BF%E5%A4%A9%E5%90%8E%E5%AE%AB/814408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6%BE%B3%E5%B2%9B%E5%AE%8B%E4%BA%95/6529801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8%BD%E5%85%B5%E5%BA%9C/2767648
6.
https://www.sohu.com/a/504863591_100315
7.
https://gd.huaxia.com/c/2016/04/25/709911.shtml
8.
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nanao958/1832599.html
9.
https://m.tuniu.com/g16991/guide-0-0/
10.
https://www.sohu.com/a/820967756_121124407
11.
http://m.st.bendibao.com/tour/19017.shtm
12.
http://st.bendibao.com/tour/201964/2945.shtm
13.
https://piao.qunar.com/daytrip/detail_3481401.html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4%BA%95
15.
http://nanaodao.org/jingdian/5_scenic005.html
16.
https://m.st.bendibao.com/tour/19007.shtm
17.
https://m.ximalaya.com/ask/t6967772

南澳岛,这座位于广东东南部的海岛,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岛上的宋井、总兵府和妈祖庙,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南澳岛独特的历史魅力。

01

宋井:700年不竭的淡水传奇

宋井位于南澳岛云澳镇澳前村的东南海滩,相传开凿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据记载,当时元兵南下,南宋皇室在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的护送下撤退至南澳岛。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掘了三口井,分别供皇帝、大臣和士兵饮用。

这三口井中,最令人称奇的是“龙井”。它距离大海仅十余米,却能始终保持淡水状态,水质甘甜清澈,久藏不坏。这种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潮汕十八怪”之一——“海水淹井水不坏”。

井的四周用多层长石条砌成,周长3.6米,呈四方形。井后有阶梯通向一座小亭,亭匾上书“潮书宋韵”四个行体字。井前则是怪石、沙滩、小屿和大海交织的自然美景。

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虽然极近大海,但井水却是淡的。而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宋井的水清甜可口,还有宋井的有关传说。
在景区中,有文字如此记载:“虽现代考古追溯,数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然详见诸史书,以南宋帝室转战至此,驻跸逾月,挖井汲水为首记。”
宋井一侧另有更详细碑文提示:宋井,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0)。时元兵追迫,皇室及军队自福州舟至南澳,驻扎于此。相传曾挖井三口以供饮用,后为海淹沙没。清光绪十五年此井复出,历年来时隐时现。其水甘淡,久存不败,为南澳之一奇迹。
宋井周围,另有云盖寺铳城遗迹。这是南澳南部最重要的海防军事设施,明朝天启三年(1623),由副总兵黎国炳、绅士胡廷晏建,原围二十八丈,设大炮四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改建为泰字楼炮台,设大炮十二门。仅存南侧残垣。
在铳城遗迹,历史上戚继光、郑成功均在岛上屯兵。上世纪五十年代炮轰金门时期,南澳岛是重要军事前沿,为防备台湾分裂势力,海岛仍驻有人民解放军。

02

总兵府:明清海防重镇的见证

南澳总兵府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是明清时期南澳副总兵和总兵的衙署。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由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

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过贡献。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所以这树后人又称“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

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03

妈祖庙:海上丝绸之路的信仰传承

妈屿天后宫,俗称妈祖宫,是汕头市重要的妈祖庙,也是南澳岛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妈屿天后宫始建于南宋时期,经过多次重建和扩建。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海外华侨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妈屿“天后古庙”,俗称妈祖宫,共2座。老妈祖宫创于公元1271年至1368年,1620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新重建妈祖庙,是清嘉庆元年(1796)香火传到台湾新竹县穹林乡五和宫(天后宫)之祖庙。新妈祖宫创于1851年至1861年,1928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1983年再次重新修建妈祖宫。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海外华侨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末代淳熙年间,停泊马屿的福建渔船渔民为求妈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与当地船民及商贾到福建湄洲组庙请来妈祖香火,在岛上创建一简陋狭小的妈祖庙以供朝拜。此后,来岛进香拜谒海上女神的越来越多,“马屿”也逐渐被改称为“妈屿”。
有了妈祖庙,妈祖的圣事很快传播到潮汕各地。乘船过海上岛的善信者络绎不绝,朝拜后将带来的活鸡放生在岛上,任其孳息,时日长久,满山鸡群,故而“妈屿”又名“放鸡山”。
明代,妈屿海域盗贼猖獗。时任南澳岛副总乒何斌臣奉命海面剿寇,悉知妈祖显圣,出兵前特到岛上祷祝妈祖庇佑,并许愿能剿贼擭胜,即拓新庙宇。后出师凯旋,于明万历四十八年正月望日卜地开鸠基工,五月朔日遂告落成。
古庙历经沧桑。清咸丰八年重修,后又倒塌。民国十七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改庙为由山门和正殿组成一厅二间,釆川石木雕建筑构件,屋顶为硬山形式,屋脊有嵌瓷装饰,只有潮汕古建筑的地方特色。

1979年,妈屿辟为旅游区,妈屿天后宫香火旺盛,到这裹来朝拜的善信逐年增多,一些回国探亲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特地到蚂屿朝拜妈祖庇佑功恩。
香港九龙叶辉女士来岛朝拜,见庙宇残破,捐资为妈宫屋脊重新嵌瓷“双龙夺宝”,使旧庙焕然一新。普宁侨商张百花夫妇也解囊捐资修葺庙宇。
洼濠旅港同胞蔡振廷先生捐资4 0多万元建设“戏台”及“石牌坊”。旅居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的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也热忱捐资倡议重建妈祖庙。
1980年,妈屿村成立集体管理组织——妈宫理事会,建立规章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乐善捐款主要用于庙宇修建和环境建设,善信捐助钱物归集体;动员妈宫管理人员集资经营香烛及纪念品市部,以盈利解决工资分配。
1988年,妈屿妈宫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妈宫扩建,获海内外善信响应,择日于庚午年中秋日奠基,癸酉年(1993年)农历3月17日竣工落成。宫庙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3平方米增至365平方米。开光庆典期间,近万人位临参观朝拜,是时香烛浓烟满天,航运客轮来往穿梭,庙内外人群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锣鼓声、鞭炮声响亮震耳,是岛上有史以来参拜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扩建后的妈屿天后古庙,石雕艺高,木刻精细,嵌瓷技巧,金漆工美

04

实用贴士

  • 门票信息

    • 宋井:16元/人
    • 总兵府:20元/人
    • 妈祖庙:免费
  • 交通指南

    • 宋井:位于云澳镇,可从县城乘坐公交车前往
    • 总兵府:位于深澳镇,可乘坐602路公交到达
    • 妈祖庙:位于妈屿岛,可从南澳县城乘船前往
  • 开放时间

    • 宋井:8:00-18:00
    • 总兵府:全天开放
    • 妈祖庙:全天开放

南澳岛上的宋井、总兵府和妈祖庙,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南澳岛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它们不仅是南澳岛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想要了解中国海洋文明的学者,这里都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宝藏之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