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据科学家必备:高效特征选择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科学家必备:高效特征选择技巧

引用
知乎
10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74198735
2.
https://blog.csdn.net/m0_52118763/article/details/122608942
3.
https://blog.csdn.net/qq_42722197/article/details/140924945
4.
https://blog.csdn.net/Datawhale/article/details/120582526
5.
https://blog.csdn.net/deephub/article/details/127961399
6.
https://blog.csdn.net/xyaixy/article/details/144394020
7.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07238
8.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19016
9.
https://www.x-mol.com/paper/1815548036327739392/t?adv
10.
https://bigquant.com/wiki/doc/mEofOLtp34

在数据科学领域,特征选择是提高模型性能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10个高效的特征选择技巧,帮助数据科学家更有效地进行特征选择,避免过拟合和欠拟合,提升模型泛化能力。这些技巧包括相关性分析、信息增益、递归特征选择(RFE)、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数据科学家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01

特征选择的重要性

在数据科学项目中,特征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剔除无关或冗余的特征,减少特征数量,降低计算复杂度,还能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避免过拟合,提升模型精度。特征选择的主要目标是寻找最优特征子集,从而达到减少特征个数、提高模型精确度、减少运行时间的目的。

02

特征选择的基础知识

特征选择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过滤法(Filter)、包装法(Wrapper)和嵌入法(Embedded)。

  • 过滤法:根据特征的个体特性和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对特征进行排序,而不考虑任何具体的学习算法。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单变量统计测试、方差过滤和互信息分数。

  • 包装法:依赖于具体算法,涉及迭代地对特征子集重新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以确定产生最佳性能的子集。这包括贪婪的顺序算法、递归特征消除以及进化算法。

  • 嵌入法:将特征选择任务融入到训练过程中,允许模型在训练时学习哪些特征最相关。Lasso回归、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等都属于嵌入法。

特征选择的一般流程包括:

  1. 生成子集:搜索特征子集,为评价函数提供特征子集
  2. 评价函数:评价特征子集的好坏
  3. 停止准则:与评价函数相关,一般是阈值,评价函数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可停止搜索
  4. 验证过程:在验证数据集上验证选出来的特征子集的有效性
03

具体特征选择方法

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一种基于过滤器的方法,通过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选择特征。最常用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1],值越接近1或-1表示相关性越强,值接近0表示相关性较弱。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tats import pearsonr

np.random.seed(0)
size = 300
x = np.random.normal(0, 1, size)
print("Lower noise:", pearsonr(x, x + np.random.normal(0, 1, size)))
print("Higher noise:", pearsonr(x, x + np.random.normal(0, 10, size)))

需要注意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只对线性关系敏感,对于非线性关系可能无法准确反映。

2. 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主要用于评估类别型变量对类别型变量的相关性。通过计算观测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来判断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独立性。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chi2

iris = load_iris()
X, y = iris.data, iris.target
X_new = SelectKBest(chi2, k=2).fit_transform(X, y)

3. 互信息

互信息也是一种评估类别型变量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能够捕捉非线性关系。互信息越大,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4. 递归特征消除(RFE)

递归特征消除是一种包装法,通过递归地移除最不重要的特征来选择特征。它通常与基模型(如SVM或随机森林)结合使用。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RFE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rfe = RFE(model, n_features_to_select=3)
fit = rfe.fit(X, y)

5. Lasso回归

Lasso回归是一种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通过L1正则化来鼓励稀疏性,从而自动选择特征。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assoCV

lasso = LassoCV(cv=5)
lasso.fit(X, y)

6. 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

随机森林在训练过程中会计算特征重要性,可以用来进行特征选择。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f.fit(X, y)
importances = rf.feature_importances_

7. 主成分分析(PCA)

PCA是一种降维技术,可以将原始特征转换为一组新的正交特征(主成分),从而实现特征选择。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pca = PCA(n_components=2)
X_pca = pca.fit_transform(X)

8. 深度学习中的特征选择

在深度学习领域,Deep Lasso是一种新型的特征选择方法,通过在深度神经网络中应用Group Lasso正则化来鼓励特征的梯度稀疏性。

9. 前向/后向选择

前向选择是从空集开始,逐步添加最有价值的特征;后向选择则是从全集开始,逐步移除最不重要的特征。

10. 特征重要性评分

基于模型的特征重要性评分,如XGBoost、LightGBM等模型提供的特征重要性,也是特征选择的重要工具。

04

特征选择实战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通常需要结合数据预处理和模型性能评估。以下是一个基于信用卡逾期预测的特征选择示例: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chi2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 数据加载
df = pd.read_csv('credit_card_default.csv')

# 划分特征和目标变量
X = df.iloc[:, :-1]
y = df.iloc[:, -1]

#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特征选择
pearson = df.corr()
index = pearson['default payment next month'][:-1].abs() > 0.1
X_subset = X.loc[:, index]

# 特征选择前后的模型性能比较
print("Before feature selection:", cross_val_score(LogisticRegression(), X, y, cv=5).mean())
print("After feature selection:", cross_val_score(LogisticRegression(), X_subset, y, cv=5).mean())
05

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的研究提出了更符合实际场景的特征选择基准测试方法,特别是在表格数据和深度学习环境中。Deep Lasso作为一种新型的特征选择方法,通过在深度神经网络中应用Group Lasso正则化来鼓励特征的梯度稀疏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06

总结与建议

特征选择是数据科学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合理运用上述特征选择技巧,数据科学家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数据,构建更精准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