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高铁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出行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各种交通工具中,高铁以其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成为推动绿色出行的主力军。据统计,铁路运输的货物周转能耗和污染排放量仅为公路运输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与公路完成同样运量相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4万吨。
在高铁技术领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期,中国在山西大同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试验列车的最快时速达到了惊人的623公里,打破了中国国内全尺寸超导电动磁悬浮系统的最高速度纪录。
这种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采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列车并不接触地面,而是悬浮在低真空管道中“飞行”,因此又被称为“高速飞车”。这种设计不仅大大减少了空气阻力,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
据专家介绍,这种“高速飞车”将彻底改变远距离运输的现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乔纳森·库德里克副教授表示,时速达到1000公里时,基本上就可以与航空航天技术竞争了。如果时速增加到4000公里,则整体形势就会发生变化。
在高铁技术创新方面,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中心在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动力学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研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装置”,实验装置最高弹射速度可达500km/h,已完成数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流线型外形的研制。
此外,该中心还自主研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轨道车辆实车碰撞试验装置”,可用于各型铁路客车、动车组动车和拖车、地铁车、各型货车的实车撞击试验和产品评估。该平台已完成了3132辆城轨车辆的耐撞性试验,运营于北京、广州、天津、成都等城市,出口阿根廷、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105辆。
未来,随着磁悬浮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铁将在推动绿色出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正如斯威本科技大学航空系的雷铮教授所说,即便时速10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时航空业还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超音速客机,各航空公司依然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高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交通体系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