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换装新枪,实测威力巨大:可击穿IV级防弹衣,中国跟不跟?
美军换装新枪,实测威力巨大:可击穿IV级防弹衣,中国跟不跟?
中国刚刚换装20式枪族,美军正在新一代轻武器NGSW进行测试,评估NGSW能否大规模列装。20式枪族依旧采用5.8mm口径,而美军NGSW采用了6.8mm口径,威力有很大提高。NGSW作为最新一代轻武器最关键一项指标就是威力,要求能够对付2040年战场的目标。
近日国民警卫队士兵在接受采访时声称,NGSW在测试之后展现了惊人的威力,“其发射的子弹穿透了北约四级防弹插板”。目前还不清楚威力来自XM7突击步枪还是XM250轻机枪,是普通弹还是穿甲弹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NGSW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了设计指标要求,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美军士兵试用NGSW)
NIJ Level IV是目前最高防弹等级,中国防弹插板遥领先,大量出口。参见出口型的IV级防弹插板公开资料,由钛合金钢 + 高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制造,重量约2.4千克,厚度约1厘米,防御能力如下:
- 7.62 x 63 mm M2穿甲弹(AP);
- 7.62 x 51 mm M80全金属背甲弹(FMJ)/北约标准弹NATO Ball ;
- 7.62 x 39 mm AK47铅芯弹(LC)/软钢芯弹(MSC)/钢芯弹(SC)/穿甲弹 (AP)/穿甲燃烧弹(API);
- 5.56 x 45 mm M193铅芯弹(LC)/SS109北约标准弹NATO Ball.
NGSW项目背景就是现有小口径步枪威力有限,难以对付具备坚固防护的目标。现有小口径步枪主要杀伤能力来源于弹头在目标体内断裂、横滚,从而把更多能量传递给目标,增强对目标杀伤。但是小口径子弹缺点就是重量轻,体积小,枪口动能相对偏低,穿透能力弱。
(现有小口径突击步枪面临威力低、射程近的问题)
新世纪考虑到乘车作战、城镇作战和室内近距离交战,现代突击步枪的枪管又在缩小。例如美军装备的M4枪管长度只有0.36米,而M16A2的枪管长度达到0.51米。枪管越短,子弹在受力时间越短,能量相应也就越少,可以说是雪上加霜,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的美军士兵就抱怨M4远程射击能力不足,难以威胁远距离目标。另外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工技术进步,防护装备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从而为大规模普及铺平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小口径突击步枪作战效能就受到严峻的挑战。
尽管美军想了许多办法来提高现有5.5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威力,包括采用硬质合金、提高发射药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有突击步枪的杀伤能力,但是距离要求仍然很远。美国陆军要求新一代轻武器“能够在600米处杀伤有防护的目标”,这对于5.56毫米口径武器来说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提高枪弹威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口径,提高枪弹的重量。新世纪初美国特种部队就和雷明顿公司联合发展了6.8毫米特殊用途弹(SPC)。SPC弹头重7.5克,从0.6米枪管发射,初初速可以达到800米/秒,动能为2400J,600米处仍然有450J左右,这个指标比5.56毫米枪弹提高大约45%左右。因此美军特种部队试用SPC之后认为这种弹增强他们的穿透能力,能够射击具备坚固防护的目标,例如身穿防弹衣服和砖墙后面的目标。不过美国特种部队对于SPC并不满意,他们认为SPC为了适合现有的武器,尺寸偏小,限制它的性能,因此并没有大规模装备。除了SPC之外,美国有关枪械厂商还研制了其他口径枪弹,例如6.5毫米口径等等。不过在美军最终认为6.8毫米口径是“最佳口径”,“这个口径可以提供最佳的作战精度、威力及可靠性”,尤其重要的是“它能够在现有的M4突击步枪尺寸下将士兵交战距离提高到500米以上”,根据这些结论,2015年美军正式确认6.8毫米是新一代班用武器口径。
(美国6.5毫米CT弹,它可能是新末代6.8毫米枪弹的技术来源)
从美国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NGSW发射的6.8毫米枪弹并不是SPC,而是增加了尺寸,达到6.851毫米,SPC是6.843毫米。由于采用了更大的弹体,因此NGSW发射的枪弹弹头重量超过8克,已经接近7.62*51毫米北约标准中口径枪弹的重量。由于采用了弹壳空间更大,加上可能采用了性能更好的发射药,这样就有效保证了NGSW的威力,美国陆军工程与研究中心(ARDEC)曾经透露美国新一代6.5毫米CT弹可以让武器重量降低40%,杀伤能力提高40%,如果这项技术移植到6.8毫米枪弹上面,威力应该还会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NGSW能够击穿北约四级防护防弹插板应该不是夸大其词。
(美军新一代班用武器)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6.8毫米枪弹威力固然比现有5.56毫米枪弹有较大提高,但是它的重量上升迅速,降低士兵携行的弹药数量。如果采用复合材料弹壳或者轻质合金弹壳又会引起成本和价格的上涨,经济性又是轻武器最为关键的指标。再考虑到口径更换会导致现有武器体系、库存、训练等等大面积改变,这些方面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开支。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美军自己对于新一代武器换装也是非常小心谨慎。放眼全球,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观望居多,鲜有跟风。各主要军事国家也在研制新的枪械口径,至于何时大规模换装可能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