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酸菜:智能化生产引领行业革新
新民酸菜:智能化生产引领行业革新
新民酸菜:智能化生产引领行业革新
2025年1月,沈阳市新民市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世界首家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生产车间正式竣工投产。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新民酸菜产业迈入智能化时代,更彰显了其在全国酸菜市场的主导地位。
新民市作为国家重要白菜产地,拥有20000余户种植户、1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大白菜13亿斤。酸菜产品规模化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目前全市有酸菜生产企业64家,年产总量约7亿斤,年产值达20亿元,占据了全国酸菜市场70%的份额。
翠花与刘二:双品牌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民市众多酸菜品牌中,翠花酸菜和刘二酸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翠花酸菜始创于1997年,集团总部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中国美风情小镇”朗乡,总资产达3.5亿元。旗下拥有朗乡、肇东、新民三大生产基地,生产线全部按照国际标准GMP规范设计,管理过程严格遵循HACCP标准。翠花酸菜是中国酸菜产品品类的开创者,不仅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还获得了中国有机食品认证。目前年产量达1.2亿斤,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刘二酸菜则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高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使用传统腌制工艺,从种菜、收菜、选菜到洗涤、消毒、渍制、加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目前年产量达9000吨以上,产品销往除东三省外的二十余个城市,并与大润发、北京物美超市、北京永辉超市、海底捞火锅等大型商超和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产品也成功出口至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创新驱动:从传统到智能的跨越
新民市在酸菜产业的创新实践中走在了行业前列。新建的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生产车间,实现了酸菜自动称重、分装规模化生产,通过巴氏杀菌技术,成功实现防腐剂“零添加”。目前6条生产线运行良好,日产酸菜能力达10万斤。
在品牌建设方面,新民市成立了酸菜产业协会,并启动了“溯源中国·沈阳农品品牌赋能行动”。翠花酸菜和刘二酸菜等品牌也积极借助新华网等平台,推动品牌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新民酸菜的销售渠道得到极大拓展。据统计,电商平台的酸菜销量同比增长已超过10倍。
未来展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面对未来,新民市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将坚持现代化企业经营,坚持高端化市场定位,坚持全链条运作,坚持品牌化营销,积极打造全国酸菜(酱腌菜)核心产区和品牌企业集聚地。目标是在2-3年内实现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3-5年内达到300亿元。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表示,东北酸菜工业化、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未来将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酸菜产业从“种植—腌制—加工—食品研发”等全链条产业提升。世界中餐联合会也将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助力新民酸菜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作为东北特色美食的代表,新民酸菜正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基石,以品牌为引领,向着打造世界级酸菜品牌的宏伟目标迈进。随着东北冰雪旅游的兴起和中餐文化的全球传播,新民酸菜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