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息走低,你的钱袋子还好吗?
银行利息走低,你的钱袋子还好吗?
2022年9月,国内多家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引发广泛关注。六大国有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其他定期存款普遍下调10个基点。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也相继跟进,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在10—50个基点不等。
这一轮降息潮背后,反映了我国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的趋势。那么,为什么银行要下调存款利率?这对普通老百姓的钱袋子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银行利息走低的原因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这是配合前期贷款利率降低的必要举措。2022年8月,央行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0个基点至2.75%,并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5个和15个基点。随着资产端收益率下降,负债端利率走低也是必然趋势。
其次,市场流动性充裕也是重要推手。数据显示,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23%,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24%,均处于历史低位。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利率自然呈现下行趋势。
此外,居民存款意愿增强,但低成本负债来源减少,也制约了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能力。2022年6月末住户存款增速达12.8%,明显高于住房贷款增速的8.2%。同时,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从2017年末的43.4%降至2022年年中的37.0%。
利率下降对个人理财的影响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银行利息走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贷款人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以房贷为例,目前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已降至6.2%,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于有车贷或其他消费贷款的人来说,随着银行间拆借利率下降,这些贷款利率也有望降低。
然而,对储户来说,这意味着利息收入减少。截至2023年8月,全美储蓄账户的存款利率平均为0.46%,虽然较2022年加息前的0.06%仍相对较高,但随着利率下行,这些收益率也可能随之调整。
从就业角度看,低利率环境可能带来积极影响。劳动力市场降温是促使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降息能够让更多资金流入经济,这将有助于企业扩张,特别是在投资和招聘方面。随着借贷成本的降低,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进行扩展项目,雇佣更多员工,从而促进整体经济增长。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面对低利率环境,个人投资者需要调整投资策略,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无风险投资选择
- 大额存单:相比普通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更高。以工行为例,起存门槛20万元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可达1.8%,而普通定存利率仅为1.45%。
- 国债:国债由国家信用背书,违约可能性极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3%,高于一年期定存的1.45%。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国债价格波动较大,到期前可能面临账面亏损。
- 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目前平均收益约1.8%,高于一年期定存。如果具备一定交易基础,还可以通过场内套利获得额外收益,总收益有望超过3%。
有风险投资选择
- 债券: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是值得配置的资产。从低风险的超短债(年化收益约2.4%)到高风险的超长债(年化收益可达12.84%),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 黄金:黄金在降息周期往往表现良好。资金会流入黄金市场,推动价格上涨。此外,人民币贬值也会带动黄金价格上涨。投资渠道包括实物金条、黄金ETF等。
- 高息股:在市场利率降低时,高息股能获得低风险资金的青睐。持有高息股不仅能获得高于存款的分红收益,还可能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
其他机会
- 美元存款:目前美元存款利率保持在5%以上,远高于国内存款利率。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兑换成美元获取高息。需要注意的是,汇率波动可能带来风险。
- 低风险套利:在低利率时代,任何确定性收益机会都值得把握。例如北交所打新、基金折价溢价套利等,都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低利率时代,个人理财需要更加谨慎和多元化。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要注重资金安全。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各类资产,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