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5处“世界文化遗产”都在哪?最后两个很多人不知道
河南5处“世界文化遗产”都在哪?最后两个很多人不知道
近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居世界前列。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国的59项世界遗产中河南有5项,犹如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与光芒。它们都在哪?一起来看看!
龙门石窟
“洛阳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在2000年11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是河南省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建设和开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景点,以其庄重、神秘的微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佛像庄严肃穆,壁画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作为延绵千年的石刻艺术瑰宝,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东方气质、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悠久的历史传奇,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之大美。
殷墟遗址
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商朝的重要历史遗迹。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珍贵文物,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2006年,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殷墟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遗址由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其所蕴含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获得国际公认。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殷商文化的独特魅力,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见证了殷商时期的繁荣与辉煌。站在殷墟遗址之上,你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岳嵩山,巍巍峻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包括嵩岳寺塔、太室阙、中岳庙等8处11项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文化遗产,华夏先民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得到了世界认可。这里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和范例,实证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原地区的历史脉络,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大运河河南段
2014年,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河南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内重要的水运通道。大运河河南段起于洛阳,向南经过郑州、开封等地,止于江苏徐州。大运河河南段开凿于隋唐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完善,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网。这条人工运河不仅在历史上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物资交流与文化交融,更在今天成为了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沿岸的风光旖旎,历史遗迹众多,让人感受到古人的伟大创造力。
丝绸之路河南段
驼铃声声,丝路绵延。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条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河南段崤函古道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这条古道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如今,古道虽已荒废,但依然能从那深深的辙痕中感受到当年的车水马龙与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