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鲁棒性: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鲁棒性: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blogs.com/hazy-star/p/18070093

鲁棒性(Robustness)是衡量系统在面对故障和干扰时保持正常运行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基本定义、起源、分类、与稳定性的区别、提升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这一关键概念。

鲁棒性的基本定义

鲁棒性(英语:Robustness)源自“robust”一词,具有“强健的”、“结实的”、“富有活力的”等多重含义。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系统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生存的能力。例如,计算机软件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等情况下能否保持正常运行,就是其鲁棒性的体现。

鲁棒性的起源

“鲁棒性”一词最早出现在1979年,南开大学涂奉生、齐寅峰教授在《信息与控制》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首次将其译为“鲁棒性”。这一翻译因其形神兼备而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鲁棒性与稳定性的区别

  • 定义上的区别

  • 鲁棒性:控制系统在一定参数摄动下维持其他性能的特性。

  • 稳定性:控制系统在扰动消失后返回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 受到的扰动

  • 稳定性关注瞬时扰动后的恢复能力。

  • 鲁棒性关注持续扰动下的保持能力。

  • 稳定的概念

  • 稳定性可以是渐进的或螺旋形的。

  • 鲁棒性则通过设定鲁棒界来衡量稳定性。

鲁棒性的分类

系统特性或参数的摄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测量不精确导致的偏离,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缓慢漂移。鲁棒性可分为稳定鲁棒性和品质鲁棒性:

  • 稳定鲁棒性:控制器对集合P中的每个对象都能保证系统稳定。
  • 品质鲁棒性:控制器对集合P中的每个对象都能保证系统稳定和特定品质。

如何提高鲁棒性

对于AI模型而言,鲁棒性意味着对数据变化的容忍度。提升鲁棒性的方法主要包括:

  1. 从数据上提升性能
  • 收集更多数据
  • 数据增强
  • 特征选择
  • 问题重定义
  1. 从算法上提升性能
  • 算法筛选
  • 文献学习
  • 重采样方法
  1. 从算法调优上提升性能
  • 注意力机制
  • 模型可诊断性
  • 权重初始化
  • 学习率调整
  • 激活函数选择
  • 网络结构调整
  • 正则化
  • 优化目标设定
  • 早停策略
  1. 用融合方法提升效果
  • 模型融合
  • 视角融合
  • Stacking
  • 多尺度融合
  1. 增加模型宽度
  • 通道分组卷积(如ResNeXt)

鲁棒性的应用

鲁棒性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组织行为管理、战略规划、决策方案制定、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动态平衡、遗传网络、生物复杂性的发展定向进化、免疫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经济博弈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