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盘古开天辟地:道教仙侠世界观的起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盘古开天辟地:道教仙侠世界观的起源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B%98%E5%8F%A4%E5%BC%80%E5%A4%A9/7400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B%98%E5%8F%A4/60064625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B%98%E5%8F%A4%E7%A5%9E%E8%AF%9D/2614373
4.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679728104d49a61d5863cb52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B%98%E5%8F%A4
6.
https://m.qidian.com/ask/tycfobpvxfozf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传说之一,最早见于东汉末徐整的《三五历纪》。这一神话不仅讲述了宇宙的起源,还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世过程,对后世的道教思想和仙侠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神话记载

据《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盘古在混沌中孕育并最终开天辟地的壮举。

南朝萧梁的任昉在《述异记》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神话,记载盘古死后身体化为天地万物:“其气成风云,其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这种万物化生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起源的深刻思考。

02

道教诠释

道教将盘古神话融入其宇宙观,使之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经典中,盘古被视为开天辟地的始祖,他的行为体现了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道教认为,盘古开天辟地的行为,实际上是“道”在具体层面的体现,展现了从混沌到有序、从无形到有形的宇宙演化过程。

在道教的仪式和象征体系中,盘古的形象经常出现。例如,在道教的法器和符箓中,常常可以看到盘古的形象或符号,用以象征宇宙的起源和秩序的建立。这种象征性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盘古神话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03

仙侠演绎

在现代仙侠小说和游戏中,盘古神话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演绎。以段文强的《三界众道》为例,盘古被描绘为奉鸿钧老祖之命开天辟地的神灵。他“破蛋而出,顺应天道,挥斧开天,倒身化为三界”,展现了更为宏大的宇宙观和更为复杂的神祇体系。

在《三界众道》中,盘古不仅是一位开天辟地的神灵,还是众多神祇的创造者。他的子女包括西王母、东王公等道教重要神祇,这种设定进一步强化了盘古在仙侠世界观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小说中还描绘了盘古与女娲娘娘的友谊,以及他甘愿化作万物的牺牲精神,这些都为盘古形象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04

文化影响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创世故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起源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一神话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生成和万物化生的哲学思考。而在现代仙侠文化中的演绎,则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盘古神话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盘古的形象和符号经常出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例如,在一些古代建筑中,盘古的形象被雕刻在柱子或墙壁上,象征着天地的稳固和秩序的建立。在文学作品中,盘古常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表达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想象,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光明、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这一神话在道教文化中的传承和在现代仙侠文化中的创新,使其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神话与现实的重要文化符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