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蔡林记热干面:一碗传承九十余载的武汉味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蔡林记热干面:一碗传承九十余载的武汉味道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4%A1%E6%9E%97%E8%AE%B0/2902777
2.
https://www.sohu.com/a/401500911_120270729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889089672452822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4%A1%E6%9E%97%E8%AE%B0%E7%83%AD%E5%B9%B2%E9%9D%A2%E5%88%B6%E4%BD%9C%E6%8A%80%E8%89%BA/15576642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D0LLVAO0522ERM1.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6/04/83039300_1134199777.shtml
7.
http://www.whclj.cn/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1%E6%9E%97%E8%AE%B0
9.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6615815/
10.
https://sw.wuhan.gov.cn/ztzl_26/swzt/gnmy/202009/t20200930_1459573.s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5%B9%B2%E9%9D%A2

“过早了冒?”(武汉方言,吃早饭没有?)
“过袅,七袅一碗热干面。”(武汉方言,吃了,吃了一碗热干面。)

在武汉,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作为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早餐美食,热干面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历史记忆。而在众多热干面品牌中,蔡林记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01

九十余载匠心传承

1928年,黄陂人蔡明伟夫妇在汉口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面馆,这便是蔡林记的前身。蔡明伟凭借独特的面条制作工艺和创新的“掸面”技术,逐渐赢得了顾客的青睐。1950年,蔡林记正式更名为“蔡林记”,寓意兄弟二人如树木般枝繁叶茂、生意兴隆。

02

独特工艺,造就经典

蔡林记热干面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从和面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1. 和面:选用优质面粉,按照250:2:1的比例加入食盐和碱,碱水需提前一天化开存放。面条直径严格控制在1.5-1.6毫米之间,确保口感筋道。

  2. 掸面:使用大锅大火,每次煮2公斤面条,煮至八成熟后迅速降温,淋上熟油拌开,防止粘连。

  3. 烫面:将面条在沸水中来回浸烫数次,确保熟透滚热。

  4. 配料:上好酱油10克、香醋4克、胡椒0.5克、味精0.5克、芝麻酱15-18克、小麻油5克,以及酱红白萝卜丁、香葱等辅料。其中,芝麻酱的制作最为讲究,需用白芝麻或黄芝麻中火炒熟,再用搅拌机打碎,最后加入四成小麻油调制而成。

03

一碗面里的武汉味道

蔡林记热干面以其爽滑筋道、色泽油润、香而鲜美的特点,成为武汉早餐文化的代表。面条直径控制在1.5-1.6毫米,搭配特制的芝麻酱和其他配料,味道层次丰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浓郁的芝麻香气和细腻的面条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04

历经风雨,重焕新生

2000年前后,蔡林记曾尝试连锁经营模式,但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一度陷入低谷。2009年,蔡林记重新整顿,以户部巷为起点,逐步恢复元气。如今的蔡林记不仅在武汉开设多家门店,还推出了工业化产品,让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05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2011年,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武汉饮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武汉人的乡愁和记忆。无论是在街头小店,还是在现代化的商场,一碗热腾腾的蔡林记热干面,总能勾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无限眷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蔡林记热干面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书写着武汉早餐文化的新篇章。它不仅是武汉人的日常,更是一张飘香的饮食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