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下的梅花鹿养殖:从特色农业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政策引领下的梅花鹿养殖:从特色农业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截至2023年底,吉林省梅花鹿饲养量已达85.2万头,占全国一半以上,居全国首位。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梅花鹿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梅花鹿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政策引领,产业腾飞
2019年,吉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梅花鹿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良种保护、标准化养殖、防疫体系、精深加工等多个维度提供全方位支持。政策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梅花鹿资源大省优势,加快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良种繁育场,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完善防疫监测预警制度,支持企业开发药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同时,还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效益显著,养殖前景广阔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梅花鹿养殖展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福安市晓阳镇刘坑村为例,村民张守平通过养殖梅花鹿实现了可观收益。她介绍道:“一头梅花鹿每年的养殖成本在1500~2000元,公鹿每年可以割两次鹿茸,产量在2~4斤,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扣除成本能净赚5000元。如果加工成鹿茸片、鹿茸酒等产品,效益更可观。”
在黑龙江省孔国乡,梅花鹿养殖同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养殖户闫露坤表示,一头鹿一年产一头崽,两个月出栏能卖4000-6000元,年效益在8-15万元之间。梅花鹿的食性杂,主要以黄豆秆、玉米秆为主饲料,饲养成本较低。
创新经营,多元发展
成功的养殖户不仅局限于传统养殖,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张守平的安长农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不仅通过直播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目前已有10多户村民回村盖起了新房,养鹿成本高,许多村民无法承担,但农场内提供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农闲时能有一份实在的收入。
“平时管管自家葡萄、茶园,农闲时就到农场帮忙打理,一天也有230元的收入。”看到村里的喜人变化后,2021年,潘弟回村将老房子修葺一新,“房子建起来,田地管起来,邻近几个村数我们村最热闹。”
多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骨、鹿筋、鹿皮等都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尤其是公鹿上还没有完全骨化的鹿茸,对人体的新 陈代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有效的提高生理机能。 是一种恢复体质、强身健体非常好的中药材。而且 最近梅花鹿产品在国际上的反响也非常不错,出口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其价格更是只增不减。有着明显的养殖效益,其养殖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我国属于一个农业大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饲草资源。 饲草等饲料是养殖梅花鹿的关键,并且每年由农作物而产生的作物秸秆也是养殖梅花鹿重要的饲料之一。 梅花鹿的食性非常杂,可以饲喂家畜禽等不吃的氮类、杂粕类饲料,有着较大的饲料又是。并且我国的梅花鹿品种多达十几种,经过这么久的养殖后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及遗传生产力。 养殖梅花鹿还是各大贫困山区一个重要脱贫致富方向,其养殖优势是非常多的。 引种是比较重要的,引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养殖的成功率。 我们在引种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养殖场,从规模、信誉及服务的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不可在无营业执照的地方购买,要保证有符合流程的各种证件。然后我们在养殖的时候,要尽量科学规模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充足的养殖效益。
展望未来,前景可期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梅花鹿养殖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7年,吉林省梅花鹿养殖量将达100万头,百只以上梅花鹿场达到1000个,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梅花鹿深加工企业在提高加工能力、研发新产品、培育名优品牌上做足功夫,大力实施梅花鹿产业全链条、全利用产品开发战略,推动皮毛骨血等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大力开发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梅花鹿养殖不仅是一项致富产业,更是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下,这一特色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