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寒冬,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经济寒冬,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2024年伊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企业裁员潮一波接一波。亚马逊裁掉1.8万名员工,谷歌裁员1.2万人,微软和Meta也分别裁员约1万人。在国内,一家互联网公司更是裁员超过70%,从2000多人锐减到不足600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普通人在经济寒冬中的艰难处境。
面对经济困境,我们不仅要应对生活上的挑战,更要面对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研究显示,GDP增长率每下降1%,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就会恶化约4.69%。在2010-2018年间,中国GDP增长率下降了3.9%,导致国民心理健康恶化了18.29%个标准差。失业、降薪、债务等经济压力,会带来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那么,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我们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管理情绪,释放压力
当面临经济困境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恐慌、愤怒或无助。这时,可以尝试一些情绪释放技巧,比如“敲打法”。这种方法被《实证整合医学杂志》证实为一种有效的自助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 识别你所面临的财务压力
- 对压力程度进行0-10分的评分
- 选择一句自我肯定的话,比如“尽管我对这种情况感到焦虑,但我完全接纳自己并深深爱着自己”
- 用指尖敲击身体特定穴位,如小指下方、眉毛内缘、眼尾等处
-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压力评分降至0
寻求支持,建立连接
在经济困境中,我们往往会感到孤立无援。这时,寻求社交支持尤为重要。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可能是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向他们倾诉你的困扰。《咨询心理学家》杂志的研究表明,社交支持能帮助我们在做财务决策时重拾信心。
转变思维,培养富足心态
经济困境往往源于一种匮乏心态,即过分关注自己所缺乏的。理财专家Lachlan Campbell将其描述为“聚焦于未满足需求的思考方式”。要改变这种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练习感恩:每天列出三件你感激的事,包括你的财务成就
- 关注长期目标:不要被短期困难所迷惑
- 培养正向思维:当遇到困难时,问问自己“这种观念让我在追求感恩之路上越走越远,还是停滞不前?”
分解目标,逐步前行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可以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让自己重新找回掌控感。比如:
- 制定每月预算计划
- 每周完成一个小目标,如更新简历、投递几个职位
- 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储蓄,哪怕只是一块钱
庆祝成就,肯定自我
不要忽视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当你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哪怕只是省下了一笔小额开支,也要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馈。研究表明,庆祝财务上的成就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为制定未来目标提供动力。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敬畏之心、重温美好回忆、练习正念冥想等方式来调适自我,增强心理韧性。记住,经济困境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插曲,它不能定义我们的全部。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我们可以在这段艰难时期保持心理健康,为未来的机遇做好准备。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世界有一个真相叫你永远都得不到真相。所谓真相,就是你知道每时每刻该怎么去做,其他的都无法获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你都能有‘此在’的力量,知道这一刻的你需要做什么,这就足够了。”
在经济寒冬中,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用坚韧的精神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