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失眠背后的心理健康危机:焦虑与抑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失眠背后的心理健康危机:焦虑与抑郁

引用
中国科学院
9
来源
1.
https://www.cas.cn/zt/sszt/kjgzbd/zjsd/202006/t20200623_4750854.shtml
2.
https://cmab.yiigle.com/uploads/guide_html/%E4%B8%AD%E5%9B%BD%E6%88%90%E4%BA%BA%E5%A4%B1%E7%9C%A0%E4%BC%B4%E6%8A%91%E9%83%81%E7%84%A6%E8%99%91%E8%AF%8A%E6%B2%BB%E4%B8%93%E5%AE%B6%E5%85%B1%E8%AF%86%20-%20%E4%B8%AD%E5%8D%8E%E7%A5%9E%E7%BB%8F%E7%A7%91%E6%9D%82%E5%BF%97.html
3.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50855159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422837
5.
http://www.ccsxlyy.com/info/4058
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929903/
7.
https://www.jcmh.org/zh-CN/7-simple-steps-to-help-with-anxiety/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sleep/art-20048379
9.
http://www.news.cn/health/20230321/711fdfd2ad8b4b228aa6e6641e3d63a6/c.html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病率从25.4%上升至32.2%,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睡眠问题的普遍性,更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失眠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危机。

01

失眠与心理健康:一个双向的恶性循环

失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紧密。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40%-92%的失眠症状由精神疾病引发,而约70%以上的抑郁患者伴有失眠症状。这种高度共病性表明,失眠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

失眠不仅是睡眠问题,更是一种心理困扰。长期失眠会引发抑郁和焦虑,而抑郁和焦虑又会加重失眠,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等躯体疾病。

02

失眠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机制

失眠之所以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 神经生物学机制:失眠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区域,如前额叶和边缘系统,导致情绪处理能力下降,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2. 认知功能受损: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导致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引发或加重心理压力。

  3. 生活规律紊乱:失眠往往伴随着作息时间的混乱,这种不规律性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

  4. 社交功能损害:失眠导致的疲劳和情绪问题会影响人际关系,增加孤独感和社交隔离,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诱因。

03

如何打破失眠与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并非无计可施。英国睡眠问题专家盖伊·梅多斯(Guy Meadows)提出的接受与承诺治疗法(AC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1. 改变思维方式:不要陷入“今晚睡不好,明天就会很糟糕”的思维陷阱。接受睡眠状况的不确定性,减少对结果的过度担忧。

  2. 接受无法入眠的事实:当失眠发生时,不要与之抗争。相反,尝试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或冥想,让睡眠自然来临。

  3. 保持规律作息:无论是否失眠,都要保持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避免因担心失眠而提前上床或推迟睡觉。

  4. 避免咖啡因和蓝光刺激:午后避免摄入咖啡因,睡前不要使用电子设备,以减少对睡眠的干扰。

  5. 练习正念冥想:通过正念练习培养对当下的觉察能力,减少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

  6. 专注于生活本身:不要让失眠影响你的日常生活。继续参与社交活动,保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04

结语:及时干预,预防恶性循环

失眠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性提醒我们,睡眠问题绝不仅仅是“睡不好觉”那么简单。它可能是一个更深层次心理问题的预警信号。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失眠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或生活方式调整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记住,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我们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更能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让失眠成为你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及时采取行动,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身心状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