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进化心理学:揭秘人类行为背后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进化心理学:揭秘人类行为背后的秘密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0/237420.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B%E5%8C%96%E5%BF%83%E7%90%86%E5%AD%A6/4448388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26847
4.
https://jcb.lnli.edu.cn/info/1088/1140.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C%94%E5%8C%96%E5%BF%83%E7%90%86%E5%AD%B8
6.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11_5776846.shtml
7.
https://jdn.ucas.ac.cn/home/journal/view/id/2793
8.
http://www.eeo.com.cn/gcj/2022/0823/551121.shtml
9.
https://www.juguandian.com/blog_q/well/evolutionary-psychology-2671587_cn

进化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认为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因为这些心理机制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教育公平也是永恒的热点问题,进化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教育的作用呢?如何分析公平现象及教育公平问题呢?在种种不公平、不协调的教育现象背后,进化心理学是如何解释的呢?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形态各异的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经环路就表现为各种心理机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没有心理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依据进化心理学,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相应的心理机制产生、发展的动力源泉。心理机制的物质基础——神经环路的建立有着生存的目的。任何一种神经环路或者心理机制,只要它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就会被自然“选中”,具备这一机制的有机体就比没有这种神经环路或心理机制的有机体有更大的生存机遇。因此,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进化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发现、描绘和解释这些心理机制及其特性。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以简单地介绍为:群体间或者群体内部成员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应对自然选择,胜利者的基因及心理机制被遗传下来,并不断强化得以延续;失败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因为不能解决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由此被灭绝,这些失败机制无法被延续从而自然消亡。为此,所有成员不得不尽可能地将自己的DNA最高效传递下去,以最大化减少自己族系灭绝的可能。所以,进化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论点:第一,自然选择带给人类的心理机制得以延续;第二,竞争与合作机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所有的心理机制都源于人类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在成功解决适应性的生存问题后,该机制被有效遗传下来,应用该机制的行为得到强化,所以产生了如此繁多的心理现象和人类行为。教育是一种人类行为,它的作用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将人类所有适应性问题的解决经验传导给下一代亲本,以减少下一代亲本在进化中遇见问题而茫然无措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下一代亲本所面临的生存困难的几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类不断进化、推动社会进步与高效发展的活动。由此,这种活动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并不断被人类思考,如何使之更有效、更充分、更完整地推动人类进步,这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的思考,才创建出今天美好的家园。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行为的产生必然在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心理评估活动,评估该行为能否促进群体或个人的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没有消亡,只是内隐地存在于每一个自然选择出的胜利者后代中。前文已经概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逻辑以及对教育功能的假设,下面就为什么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不公平、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及不公平背后的实质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综上,进化心理学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公平的实质做出了新颖的解读,虽然它面临很多批评,被批评家认为是社会生理学的“翻版”,但是它促进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思考。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对于教育和心理现象的理解、探索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与推进作用。

01

进化心理学的境遇变迁

在国内,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股进化心理学的热潮,有多部进化心理学的专业著作或教材被翻译引进,国内学者也发表了不少围绕进化心理学的专业论著和论文,但这种势头在最近10年逐渐减弱。尽管进化心理学在学术界的关注度近年来有所降低,但在公众知识市场依然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美国学者戴维·巴斯撰写的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著作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其中译本《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在国内的图书市场有较高的口碑和销量;《进化心理学:以进化之眼看人间百态》的译者殷融的著作《从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同样是一本广受欢迎的进化心理学专业著作。公众对进化心理学知识的兴趣表明,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进化心理学研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专业心理学研究者对进化心理学的兴趣在逐渐减弱。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似乎难以再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话题,新的研究几乎都是在重复检验早期理论提出的假设。进化心理学最擅长的主题,如择偶、竞争或合作、社会地位等话题,已被前人充分考察过了。当今心理学关注的热点话题集中在神经关联性、计算建模等领域,研究者要在其中开辟可以用进化论来解读的新话题则较为困难。二是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假设多形成于理论推断,难以获得前期实证证据的支持。关于生理特征的进化,生物考古学可以从远古生物遗存的化石中获得证据;而心理或行为特征却无法留下实物证据——这增加了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难度。以实证技术和量化手段来开展工作的心理学研究者,对进化心理学过多依赖理论推导的做法会感到不习惯。三是早期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主要受进化生物学启发,其理论架构与心理学的经典框架相去甚远。这使得专业的心理学研究者较难接受进化心理学的思维方式,难以从传统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去发掘真正意义上的进化心理学研究。

一方面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对进化心理学的热情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是公众对进化心理学的阅读热情持久不衰,这表明进化心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已超越心理学专业的狭小圈子而在社会公众的知识诉求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与理解,也表明社会公众对进化论以及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超出了专业工作者的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尤其是致力于进化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有责任为社会公众介绍更丰富、准确的进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进化心理学的倡导者也有责任推出更能契合传统心理学理论框架的进化心理学论证,重新吸引心理学专业研究者的重视。在这样的境况下,《进化心理学:以进化之眼看人间百态》的出版,应该说正是对进化心理学未来发展取向的一种积极回应。

02

两种理论建构策略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基于两个重要的元理论基础:一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二是关于心理与行为本质的基本设定。但是,这两者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遵循一套统一的概念系统和命题结构。当一种新的元理论被引入原有的基础理论时,或是新理论以底层解释系统的姿态与原有理论框架兼容而形成新的解释方案,或是新的元理论强势整合原有理论的经典议题从而重新建构一套新的解释体系。

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早期的进化心理学家沿袭了进化生物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的传统,通过进化论重新对心理学进行理论建构。这可以说是在传统心理学体系之外重新建造了一幢独立的进化心理学大厦。其中的代表作可推《进化心理学:心理学的新科学》,该书内容颠覆了传统心理学教材的经典格局,通过动物与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进化历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适应性主题(如生存、性行为、抚育、群体活动等)来组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并提出了“走向统一的心理学”的愿景,表达了用进化论作为元理论重新整合心理学研究的期待。

对应地,《进化心理学:以进化之眼看人间百态》一书的副标题已明确表达了作者的理论建构策略——将进化论引入经典心理学理论架构中,为心理与行为的发生机制寻求一种更底层的解释逻辑。该书一开始就界定了两种解释系统:一种是远因解释,即在自然选择设计的层面上探讨可能导致某种行为的发生机制;另一种是近因解释,即在当前的观察层面上探讨导致行为发生的机制。作者清楚地将该书定位于远因解释,即把进化论的基本承诺定位于心理与行为机制解释逻辑的最底层,并开放性地接受了文化、环境以及个体因素等的介入。因为是远因解释,所以并不会改变心理学在观察层面上的基本框架,而是对已有的心理学的观察事实做出符合进化论的解释。于是,该书很好地契合了经典心理学教材的编写大纲,对个体发展、社会化发展、思维与认知、语言、情绪以及人格等心理学的经典议题,做出了在自然选择设计层面上的解释。

因为采取了远因解释的定位,所以《进化心理学:以进化之眼看人间百态》一书展现了更开放的包容性与兼容度。在心理与行为发生与发展的解释体系中,除了进化论作为底层的解释逻辑之外,文化、环境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也分别在不同的层次发挥作用,从而建立了一个真正具有整合能力的理论架构,避开了“一切皆进化”以及“遗传决定论”的陷阱。从这个角度看来,该书很好地回应了进化心理学所遭遇的主要困难,对传统心理学研究者展现了更友好的界面。这不失为推动进化心理学发展更加睿智的策略。

03

进化论的进化

除了来自心理学传统思维习惯的阻碍之外,进化心理学还面临针对进化论本身的质疑。尽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从提出至今已经历大约一个半世纪,但是在通俗的认知中依然存在“进化论说的是人是猴子变的”这样的误解。此外,将自然选择理论与进化论简单等同起来也是一种误解。《进化心理学:以进化之眼看人间百态》既是一部专业论著,同时也是一本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读物——它有责任传达准确的进化论思想。该书梳理了进化论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并说明了为什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会在多种进化理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科学所认可的进化论思想,还介绍了自然选择理论的基本逻辑和论证方式。

在科学理论的层面上,尽管自然选择理论已得到科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