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现代心理学中的唯心主义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现代心理学中的唯心主义应用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313403259_300916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255159475123079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7956753
4.
https://wuu.wikipedia.org/wiki/%E5%94%AF%E5%BF%83%E4%B8%BB%E4%B9%89
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3/t20230309_5602134.shtml
6.
https://yizhe.dmu.edu.cn/article/id/785b7e37-2293-4302-8198-ad84761c8e6e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4%AF%E5%BF%83%E4%B8%BB%E7%BE%A9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77801
9.
http://www.psych.ac.cn/kxcb/kpzl_xlbk/kpzl_xlxjc/201010/t20101026_2993359.html

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强调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源。这种观点在现代心理学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尤其是在对主观意识和体验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主观能动性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这与唯心主义关注精神和意识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唯心主义在心理学理论中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非常重视对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心理学家们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特征之一。美国哲学家内格尔曾提出,主观性或“可感受特性”是人的心理意识的必要属性,无主观性即无心理活动可言。即便是人类最简单的感觉现象,也属于一种“主观感受”,否则人的感觉层次比一条昆虫或一株植物便高明不了多少。主观感受性是人的大脑向原始的感觉信息数据所添加的“附加值”,根本不存在普遍承认的科学客观性原则。而强调客观性必然会遗漏主观性,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主观心理问题,认知功能主义也是如此。研究心理活动必须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考虑建立起包含一些非生物的主观感受的内容。只有将客观的真与主观的真协调统一起来,才能揭示人的主观心理的关键性特征。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韦格纳总结认为,人类心灵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受性,二是能动性。他强调,“事实证明,心智能力并不都聚集在一起。相反,人们是以两种根本不同的因素为依据来查看心智的,我们将这两种心智能力称为感受性和能动性”。与哲学家的主张不同的是,当代心理学将能动性纳入主观心理活动的本质属性范畴,认为“能动性的主题不是感觉和情感,而是思考和行动。构成能动性因素的心智能力是我们的能力、智力和行动的基础。在行动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正是心智活动才展现了人的能动性”。这一心理学能动性理论,比较有力地推动了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的哲学争论向科学化论证方向发展,并通过开展具体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能动性机制与众多心理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

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普遍主张“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能动性理论。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识论,曾将主体能动性视作认识建构发展的过程与属性。在皮亚杰看来,人类的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接受系统,而是从出生起就处于积极能动的活动当中,人类本能的图式在不断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发展,由此才能实现个体认识的活动过程。社会认知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也十分强调人类能动性的中介作用的价值功能。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人类是自我组织的、积极主动的自主控制系统,而能动性则能使人有意识地对自身功能及其所处的环境发挥作用。他倡导建立一种主客体互动的能动性模型,即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三元交互作用系统中,对自身的行为与外部环境发挥作用。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对个人自身以及行动与思想的充分性进行反思的元认知能力是能动性最为核心的属性。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结构要素等能动性关键变量的讨论,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不仅对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强人的情感、信念水平方面也提供了积极的功能。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今心理学关于能动性的研究已不再停留于抽象层面的理论思辨探讨,而是转向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学科研究与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随着能动性理论的发展与实验方法成果的不断积累,能动性的本质及其心理过程的机制等问题,将在新的时代得到更加明确和完善的解答。

唯心主义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在心理治疗领域,唯心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精神分析疗法强调潜意识的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内心的冲突和欲望。这种观点与唯心主义强调精神决定物质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来访者中心疗法则更加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认为治疗师应该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来访者,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这种疗法的核心理念与唯心主义关注个体内心体验的观点高度一致。

唯心主义在心理学中的局限性

尽管唯心主义思想在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过分强调主观性可能会忽视客观现实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受限。例如,在处理某些心理问题时,如果只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而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心理学家需要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结

唯心主义思想在现代心理学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尤其是在对主观意识和体验的研究中。它不仅推动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也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唯心主义思想也存在局限性,需要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找到平衡点。总体而言,唯心主义思想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