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未来能源新蓝海
海上风电:未来能源新蓝海
2024年12月1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上风电项目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成功并网发电。这个创新项目首次在一个浮式基础上搭载两台8.3MW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16.6MW,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全球海上风电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引领全球海上风电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持续领跑全球。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达3910万千瓦,占全球总容量的50%,稳居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地位。其中,江苏和广东两省表现尤为突出,累计并网容量均超过1000万千瓦,合计占比达58.1%。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海上风电的技术进步正在加速。最显著的趋势是风电机组的大型化。2024年,4兆瓦级风机累计并网规模占比已降至23.8%,而10兆瓦级及以上风机占比升至14.7%。全年新增并网风机中,10兆瓦级及以上机型占比更是超过一半。各大整机制造商如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纷纷布局20兆瓦级及以上海上机组的研发。
漂浮式风电技术也迎来突破。目前,我国已投运5个漂浮式风电项目,虽然都还是单机示范项目,但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在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6台漂浮式机组,这将是首个批量投运的漂浮式风电项目。
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装机招标量高达132.9GW,同比增长92.9%。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超过14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海南、江苏等地。从长远来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呼吁到2050年全球部署至少2000GW的海上风电,以实现1.5°C的温控目标。
挑战与应对
尽管前景广阔,海上风电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规范滞后、深远海开发经验不足、用海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如何平衡大型化机组的经济效益与可靠性,也是行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结语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国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有望继续引领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海上风电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