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维铁电材料:探索下一代电子器件的新可能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维铁电材料:探索下一代电子器件的新可能性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651884170049819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低功耗且高度集成化的电子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更薄、更稳定的铁电材料。近年来,二维铁电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介绍二维铁电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下一代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铁电材料以其独特的自发极化特性而备受瞩目,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可逆的反转。正因如此,铁电材料在众多领域如忆阻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逻辑器件以及内存计算等中均有着不可或缺的应用。然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低功耗且高度集成化的电子器件的追求使得材料特征尺寸的缩小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者们不断尝试采用表面构建等技术进行探索,但如何在几个晶胞尺寸范围内保持铁电极化的稳定性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因此,开发出能够精准控制的、更薄的铁电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铁电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重要应用及其面临的尺寸缩小挑战,香港城市大学何颂贤教授团队对薄膜铁电材料和新兴的二维铁电材料的演变及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文章不仅深入剖析了铁电集成二维器件,如可调门电压忆阻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生物突触和内存计算等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还广泛探讨了这些器件未来发展的潜在机遇与挑战。该研究成果以“2D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Emerging Paradigms for Next-Generation Ferroelectronics”为题,近期发表在Materials Today Electronics期刊上,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与展望。

自2004年Novoselov等人开创性地发现石墨烯以来,二维材料领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h-BN、MXenes以及碳氮化物等众多二维材料相继被揭示,它们的尺寸小巧且层内化学键强大,同时层间相互作用却相对较弱,这种特性可能使得它们在低维状态下展现出铁电性。近期,理论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内在铁电性候选材料,例如1T-MoSIn2SeCuInP2S6以及MX(其中M = Ge,Sn,X = S,Se,Te)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uInP2S6和MX在室温条件下就表现出稳定的铁电性。二维铁电性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二维铁电材料与半导体晶片的融合,为功能电子学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目前已有众多二维材料在理论上被预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但二维铁电领域的研究仍处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寻找具有适宜矫顽场和剩余极化的二维铁电材料,这是确保器件可靠性的关键。理论预测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为实验提供指导,还能帮助筛选出具有合适电子结构的候选材料。然而,实验上验证这些材料的自发极化仍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需要借助尖端的表征技术如ARPES和STM,以及专门的测试系统如P-E滞回线分析仪、SHG和DART-PFM等。

此外,二维铁电材料的合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材料的合成工艺仍面临技术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器件的制造和集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优化现有的工艺流程来克服这些困难。

尽管新兴的二维铁电材料展现出诸多潜力,但它们与传统电子材料的兼容性仍需深入探索。随着二维电子学的迅猛发展,对小型化、集成化功能电子学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可能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器件的层面,如何将多个器件集成到功能系统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探索与CMOS技术兼容的二维异质结构可扩展组装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潜在应用方面,例如神经形态计算或人工突触的实现,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多极化或多阻态的策略。通过应变工程、界面工程、厚度控制以及化学置换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调控晶体结构和极化响应。此外,创新器件配置也是操控二维铁电材料多极化态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二维铁电材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新颖性质和基础机制等待我们去探索。跨学科合作将成为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涉及物理学、化学、力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数学等多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努力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二维铁电材料,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的应用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