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医院专家提醒:高血糖是心脏“硬化剂”,六大措施守护心血管健康
清华长庚医院专家提醒:高血糖是心脏“硬化剂”,六大措施守护心血管健康
“高血糖是心脏的‘硬化剂’,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细胞受损死亡。”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医师肖建中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高血糖对心脏健康的严重威胁。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0.9%攀升至12%,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主要健康隐患。那么,高血糖究竟是如何影响心脏健康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控制呢?
高血糖伤害心脏的四大机制
高血糖对心脏的伤害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发挥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基化终产物
高血糖状态下,过多的葡萄糖会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引发氧化应激反应。ROS不仅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还会通过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介导糖基化,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这些终产物会刺激胶原表达和堆积,促进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顺应性,最终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脂肪酸代谢紊乱
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肌葡萄糖利用率显著降低,而脂肪酸氧化却异常增加。这会导致游离脂肪酸(FFAs)在心肌细胞内堆积,增加需氧量,损伤心肌钙调蛋白,影响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过量的FFAs还会促进活性氧生成,诱导内质网应激,进一步加剧心肌细胞损伤。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会抑制IRS和AKT信号通路,减少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此外,胰岛素抵抗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促进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内质网应激,最终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
RAAS系统激活
糖尿病患者中RAAS系统的过度激活与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降解,导致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
专家建议:六大措施守护心脏健康
面对高血糖带来的心血管风险,肖建中主任医师建议采取以下六大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严格控制“三高”
- 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 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 mmHg
-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低于1.8 mmol/L
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膳食: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 充足睡眠:保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
心理健康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定期监测
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病管理:从社区到智能平台
肖建中主任强调,慢病管理是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通过建立慢病管理团队、设置糖尿病个案管理师、开发“清糖App”等智能化工具,实现了患者、个案管理师和主责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研究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综合达标率可从9%提升至17%。
结语
面对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通过科学认知、合理预防和规范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方式的点滴改变开始,守护心脏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