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吃多了会得脂肪肝?真相揭秘!
降压药吃多了会得脂肪肝?真相揭秘!
“听说吃十年降压药会得脂肪肝?”这个说法在朋友圈流传已久,让不少高血压患者感到担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降压药与脂肪肝:最新研究发现
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王丽蕊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用的降压药氨氯地平不仅不会导致脂肪肝,反而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缓解脂肪肝。这项发表在《英国药理学杂志》上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氨氯地平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机制。
研究显示,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有益菌(如Akkermansia、Bacteroides、lactobacillus)的生长。这些有益菌的增加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谷丙转氨酶等脂肪肝关键指标的改善呈显著负相关。此外,氨氯地平还能上调肠道菌群与牛磺酸及次牛磺酸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表达,进一步改善肝脏脂质堆积和炎症。
另一项来自日本群马大学的研究也发现,降压药醋酸胍那苄能够改善肥胖小鼠的脂肪肝和高血糖。这项发表在《科学报告》期刊上的研究为降压药在脂肪肝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脂肪肝的真正元凶
脂肪肝的主要诱因并非降压药,而是以下这些因素:
- 肥胖:52%-80%的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体重骤减或增加都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21%-78%,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例更高。
- 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 长期饮酒:每日摄入乙醇40g连续5年以上,或连续5天每日摄入乙醇大于80g即可导致脂肪肝。
如何预防和管理脂肪肝
- 合理用药:不要随意停用降压药,如果担心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 健康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避免高热量食物,控制体重。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问答环节
Q:所有降压药都会导致脂肪肝吗?
A:并非所有降压药都会导致脂肪肝。事实上,某些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可能对脂肪肝有改善作用。但确实有部分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影响血脂代谢,间接增加脂肪肝风险。
Q:脂肪肝可以治愈吗?
A:脂肪肝是可逆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相关代谢疾病,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
Q: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
A:脂肪肝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右上腹不适或隐痛等。确诊需要通过肝脏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总之,降压药与脂肪肝的关系并非像传言那样简单。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和管理脂肪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