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 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仁寿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 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2024年,四川粮食生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播种面积9608.9万亩,平均亩产378.2公斤,总产量726.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佼佼者,仁寿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天府粮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支持粮食生产
仁寿农商银行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推出了“惠集贷”等金融产品。以方家镇为例,该镇拥有耕地2.6万亩,其中1.9万亩适宜种植粮食。为响应国家“退经还粮、退园还耕”的政策导向,仁寿农商银行利用“惠集贷”为方家镇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24年8月底,已累计发放3498.11万元贷款,助力腾退5000亩低效花椒地,打造3000余亩高品质粮田。
“四轮驱动”赋能农业全产业链
仁寿农商银行将“四轮驱动”客户经营体系与农业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形成独特优势:
精准营销:通过“行内数据+政务数据+产业数据”三维建模,精准识别优质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信贷投放效率。
生态联动:与政府、企业、合作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打造“金融+政务+产业”服务闭环。例如,通过“乡村振兴大讲堂”普及金融知识,助力18%的农户实现存款转化。
创新活动:设计“全民抽大奖”等活动,吸引农户参与,增强客户粘性。其中,“返乡路费补贴”项目建立3600份长效客户档案,客户续存率达73%。
数字赋能:利用CRM系统和惠支付收单系统构建客户360视图,实现“交易流水→贷款额度→存款留存”的自动化推荐,数字化渠道产品渗透率同比提升41%。
对比优势:区域性银行的灵活优势
与大型银行相比,仁寿农商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更注重本地化服务和敏捷响应:
服务深度: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对接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决策效率:建立“监测-决策-执行”24小时响应闭环,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快速反应。
情感连接:通过“社交货币+情感补偿”双轮驱动活动设计,增强与农户的情感联系,提升客户忠诚度。
政策导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2024年8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四大专项行动:
- 金融保障粮食安全
- 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效
- 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 金融支持乡村建设
仁寿农商银行的实践与国家政策高度契合,特别是在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方面,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支持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仁寿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挥区域性银行的优势,深化“四轮驱动”客户经营体系在农业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社的深度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天府粮仓”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仁寿农商银行的实践表明,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区域性银行能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更多金融资源将精准流向农业领域,为“天府粮仓”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