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晋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背后的经济密码
昆山晋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背后的经济密码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城市规模分级情况,江苏昆山作为全国四个“县级大城市”之首,凭借强劲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近45万。昆山不仅在工业总产值上迈过万亿元大关,还形成了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超4000亿元的县级市。人口集聚的背后是昆山高质量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昆山如何实现这一飞跃?让我们一起揭秘昆山的经济密码。
人口增长背后的经济引擎
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的直观体现。根据昆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09.25万人,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64.49万人增加了44.76万人,增长率达到27.21%,年均增长率达2.44%。而根据2023年末的数据,昆山市常住人口进一步增至214.85万人,城镇化率为79.71%。
人口持续流入的背后,是昆山强劲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2023年,昆山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4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完善的产业链、强大的工业制造业是昆山领跑的关键。在工业经济方面,2023年末昆山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02家、中型工业企业28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57家,其中十亿元以上企业129家、百亿元以上企业11家。全年生产计算机整机2387.03万台、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7536.18万台。
近年来,昆山的转型升级十分突出。2023年年末昆山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072家。全年新增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瞪羚企业78家,认定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19家、瞪羚企业136家。
昆山的城市化发展特色
昆山的城市化发展路径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创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昆山以产业创新为抓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光电显示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率先实施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标杆项目,打造元宇宙产业新标识。同时,以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为推手,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城乡融合: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昆山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接轨上海,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跨越发展。同时,融入苏州主城,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建设高端制造业基地。此外,还联动太仓港优势,做大做强先进智能制造组团,并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质
昆山在新时代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规上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的同时,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地表水优Ⅲ比例和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均有所提升,PM2.5浓度大幅下降。同时,昆山还统筹布局了三级公园体系,建成了生态廊道,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因此获评多项荣誉。
改革开放:汇聚发展力量
昆山利用临沪优势,创立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联盟,积极参与多个区域协同发展项目,推进同城一体化。目前,昆山已集聚了全球众多外资项目,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昆山开发区和昆山高新区在全国经开区和高新区中排名靠前,花桥经济开发区也跻身省级前十。
昆山模式的示范意义
昆山的发展实践带来六条有益启示:勇当开路先锋、引领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转型、促进共同富裕、强化党建引领。昆山立志成为高质量发展领航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为新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探索路径和有益启示,展现了“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气象新成效。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昆山通过产业创新、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和党建引领六大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幅跃升,更为其他地区推进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