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养生指南:预防秋燥与急性腹泻
白露时节养生指南:预防秋燥与急性腹泻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在这个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们容易出现秋燥和急性腹泻等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白露节气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养生方法。
「白露」为节气中的第十五个,正式拉开了秋天的序章,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因此日照时间渐渐缩短,大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增快,昼夜温差逐漸拉大,也就意味着白露结束了夏天的闷热,使天气日漸转凉。
在这个节气里,于清晨时分水气容易遇冷而在叶片或枝芽上凝结成许多晶莹剔透的小露珠,此外,在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漸重,露凝而白也。」按照古人五行和五色相互对应,秋季属五行当中的金,而这个季节的代表颜色是白色,所以便成了「白露」命名的由来。
秋高气爽,要留意秋燥与急性腹泻
进入白露之后,降雨会明显减少,天气秋高气爽,相对來說湿度便会日益下降,此时身体会容易出现干燥的症狀,例如口唇干裂、鼻腔干燥、皮肤干痒、大便干结等,这种天气型态容易导致干燥敏感的状况,也建议大众应注重保湿,提高提高身体的防禦能力,防止秋燥伤人。
进入典型的秋季气候,不少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因饮食不当或身体受凉而造成急性腹泻,这种腹泻常常会伴随着发烧、水泻、胃口不佳、体力下降、倦怠乏力,且合并着其他感冒的症状,几天之后便会使人消瘦不少,因此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例如生菜、生鱼片和瓜类等冷食,建议在此时打造好温暖的体质,准备好状态来迎接寒冬。
白露勿露身,注意保暖避感冒
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之后的日夜温差会明显增大,虽然正午的气温依然炎热,但入夜后,温差是可以达到十餘度的,所以早晚出门时记得添加保暖衣物,多带件薄外套,避免因受了风寒而感冒了或是造成原有的呼吸道疾病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的复发,古人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大家可别忘啰!
秋日养生食谱助润肺
白露之后,气温变化较大,再加上燥邪和风寒日漸强盛,许多疾病容易找上门来,平日需要特别注重「防寒」与「润燥」来保养身体,多多补充生津养液、滋阴润肺之品,例如:木耳、银耳、秋葵、水梨、甘蔗、蜂蜜、百合来缓解秋燥,並且少吃鱼虾海鲜、肥腻的食物,以免過於滋腻造成脾胃虚弱而導致腹泻。
如果平時有饮用养生茶饮的习惯,以下有两种茶饮推荐给大家。
第一种为「桑叶菊花茶」,用桑叶和菊花各10克,放入杯中冲泡500cc热水,并加入适量蜂蜜饮用即可。此款茶饮可缓解秋燥刚起造成的口干舌燥,有润肺的效果。
第二种为「冰糖枸杞炖雪梨」,使用梨子1颗、冰糖1.5匙、枸杞10克、红枣3-4颗、水1000毫升,放入电锅中炖煮,蒸到果肉出水呈现半透明状即可食用,此道汤品可用來滋养肺部,生津止渴,大人小孩都适合喔!
除了透过饮食滋补,日常生活也需要养成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并且培养运动的好习惯,锻炼心肺功能和提升自身的耐寒能力,以度过接下来的冬天。
别忘了,也可每日按压「合谷穴」、「太渊穴」、「鱼际穴」,左右手交替,一手按压3-5分钟,来达到养生保健之效喔!结合生活起居、饮食调整和穴位按摩,相信大家都能安然度过秋天,并做好万全准备来迎接冬天的。
【注】
- 合谷穴:位于手掌虎口处,在第 1、2 掌骨之间,两骨相合处
- 太渊穴: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 鱼际穴:位于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 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