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荷塘月色》背后的深情写作秘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荷塘月色》背后的深情写作秘籍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509196.html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27997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86827039.html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3204118.html
5.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1998847186212564.html
6.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65456461.html
7.
http://www.ccview.net/htm/xiandai/zzq/zzqsw002.htm
8.
https://www.ruiwen.com/wenxue/zhuziqing/281981.html
9.
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df50b626fb96.aspx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之时。文章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今天,让我们深入剖析这篇经典之作,探索其背后的写作秘籍。

01

精妙的结构安排

文章采用了一种经典的游记散文结构: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却能很好地组织材料,使文章层次分明。

开篇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心境,随后自然过渡到夜游荷塘的决定。这种从内心到行动的转变,既交代了游览动机,又为后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

进入荷塘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展开描写:先写荷塘本身(荷叶、荷花、荷香),再写月色下的荷塘,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景物。这种由近及远、由具体到广阔的描写顺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也使景物描写更有层次感。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不时穿插联想和回忆。比如,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由荷香联想到渺茫的歌声。这些联想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景与情相互交融。

02

生动的景物描写

朱自清先生的景物描写堪称一绝,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静态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

在描写荷叶时,他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喻,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形态美,还赋予其动态感。描写荷花时,更是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三个比喻分别从光亮、位置和质感三个维度描绘荷花,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荷香的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运用了通感手法,将嗅觉感受转化为听觉形象,既写出了香气的断断续续,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在描写月色时,作者更是别出心裁。他没有直接写月光,而是通过写月光下的景物来烘托月色。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泻”字化静为动,写出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用“浮”字描绘出雾气的轻盈。

03

独特的情感表达

《荷塘月色》最打动人心的是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朱自清先生巧妙地将“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文章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但当他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时,却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种暂时的解脱,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然而,这种宁静是短暂的。当他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时,不禁感叹“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结尾处“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则暗示着现实的回归,宁静终究只是短暂的逃避。

04

对现代人的写作启示

《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优美的文字,更在于其深刻的写作启示。

首先,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朱自清先生对荷塘景物的描写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他观察得足够仔细。比如,他能分辨出荷叶的高低、荷花的姿态,甚至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细微变化。

其次,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但这些手法的运用要自然贴切,不能生硬造作。

最后,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文章的灵魂。朱自清先生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矛盾情感,而是将其真实地融入景物描写中,使文章既有美感又有深度。

《荷塘月色》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生动的写作教材。它告诉我们,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三者缺一不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