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固废大会聚焦煤矸石利用:变废为宝助力环保
全国固废大会聚焦煤矸石利用:变废为宝助力环保
第八届全国固体废物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3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此次大会以“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题,将聚焦危险废物处理、工业固废资源化等议题。作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煤矸石的高效利用和污染治理将成为大会的重要议题。
煤矸石:环境的“隐形杀手”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产量惊人。据统计,我国煤矸石产生量占原煤产量的15%-20%。以2009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为30.5亿吨,新增煤矸石约4.3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座煤矸石山,累计堆存煤矸石超过50亿吨。
这些煤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多重危害。首先,煤矸石中含有残煤、碳质泥岩和废木材等可燃物,容易发生自燃。自燃时,矸石山内部温度可达800-1000℃,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SO2、CO、CO2、H2S、NOx等。这些气体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会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其次,煤矸石的堆放会破坏地表植被,排放过程中的粉尘和有毒物质也会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生长缓慢、病虫害增多。此外,煤矸石淋溶水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Pb、Cr、Hg、As、Cd等,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
变废为宝: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现状与突破
面对煤矸石带来的环境挑战,我国积极发展其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煤矸石的主要利用途径包括发电、制砖和充填塌陷区等。
在发电领域,煤矸石可以作为燃料在沸腾炉中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供暖或发电。燃烧后的灰渣还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建材领域,未经自燃的煤矸石可用作制砖原料。利用其中所含有机物的自燃特性,可以节约原料煤,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煤矸石制砖技术和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土地复垦方面,煤矸石可以用作塌陷区的充填材料,解决矿区土地复垦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煤矸石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一些地区的煤矸石利用率仍然较低,大量煤矸石仍被露天堆放;此外,煤矸石的运输和处理成本也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利用。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推出,固废综合利用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任务。此次全国固废大会将为行业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
可以预见,未来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将向高值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高性能建筑材料、环保材料等。同时,产业融合也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合作,可以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的利用效率。
此次大会的召开,将为煤矸石综合利用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我们有望实现煤矸石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我国固废处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