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规模首超主动权益基金,ETF成理财新宠
指数基金规模首超主动权益基金,ETF成理财新宠
指数基金迎来历史性时刻
2024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被动指数型基金市值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市值达到3.96万亿元,而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总市值为3.44万亿元。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指数基金与ETF的投资价值
指数基金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被动投资工具,具有分散风险、透明度高、费率低等优势,适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ETF更是在此基础上具备了交易便捷、流动性好等特点,成为投资者捕捉市场机会的重要工具。
宽基指数ETF:权益投资的“压舱石”
宽基指数ETF因其覆盖范围广、代表性强,被视为权益投资组合的“压舱石”。当前,中证A500的股权风险溢价比例处于历史高位,相对于债券的配置价值凸显。此外,Smart Beta指数通过在特定风格因子上的敞口,为投资者提供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主题性ETF:把握市场热点的利器
主题性ETF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捕捉市场热点、获取贝塔收益的有效工具。例如,在人形机器人概念走热期间,相关主题ETF展现出较强的交易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性ETF更适合具备市场判断能力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在使用时需谨慎。
上市券商的布局与优势
面对指数化投资的蓬勃发展,上市券商纷纷加大在指数基金和ETF领域的布局。一方面,通过降低交易费率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依托强大的研究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多元化的指数产品,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数基金ETF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合适的指数基金或ETF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投资目标:明确投资目的是短期交易还是长期配置,选择相应的宽基指数或主题指数产品。
风险承受能力:宽基指数ETF通常波动较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而主题性ETF波动较大,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费率比较:选择费率较低的券商和产品,以降低投资成本。例如,部分券商如老虎证券在特定时期提供0%佣金优惠,而银行的交易佣金一般较高,最低50港元起。
平台服务:考虑券商的交易平台是否稳定便捷,以及是否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风险提示
虽然指数基金和ETF具有诸多优势,但投资仍需谨慎。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投资收益。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产品特点,理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投资顾问。
指数化投资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创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理财方式。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指数基金和ETF参与市场,既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又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