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与华阳太后:扶苏失位之谜
昌平君与华阳太后:扶苏失位之谜
秦始皇三十六年,咸阳宫内,华阳太后与昌平君对坐于锦帐之中。窗外,秋风卷起落叶,发出萧瑟的声响,仿佛预示着宫廷内即将来临的风暴。
“昌平君,”华阳太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认为扶苏如何?”
昌平君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答道:“扶苏仁孝,但过于宽厚,难成大业。”
太后闻言,轻轻叹息:“我亦有此担忧。他虽为长子,却非嫡出,且与陛下政见不合,恐难担大任。”
“太后所言极是。”昌平君拱手道,“陛下意欲废长立幼,已非一日。胡亥虽幼,却深得陛下宠爱,加之赵高、李斯等人辅佐,恐怕扶苏难有作为。”
太后闻言,面色微变,沉默良久,方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言。你我须谨慎行事。”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秦始皇三十七年。这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台病重。咸阳宫内,华阳太后与昌平君再次密谋。
“陛下病重,恐将不久于人世。”昌平君焦急地道,“胡亥年幼,赵高、李斯又不可靠,我等该如何是好?”
太后目光坚定,缓缓道:“我已命人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你速去安排,务必确保此事万无一失。”
昌平君领命而去。数日后,秦始皇驾崩。赵高、李斯等人秘不发丧,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扶苏。
扶苏接到诏书时,正在上郡监军。他展开诏书,只见上面写着:“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扶苏看完诏书,悲痛欲绝,欲拔剑自刎。蒙恬急忙阻止道:“陛下在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
然而,扶苏却道:“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说罢,毅然拔剑自刎。
消息传回咸阳,华阳太后与昌平君相视无言。他们知道,为了秦国的未来,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这个决定却永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扶苏死后,胡亥顺利登基,是为秦二世。然而,他的统治却异常残暴,引发了全国的反抗。仅仅三年后,秦朝便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土崩瓦解。
华阳太后与昌平君或许未曾想到,他们的一次选择,竟会成为大秦帝国覆灭的导火索。而扶苏,这位仁孝的太子,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