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袁欣新书揭示:AI如何重塑人际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袁欣新书揭示:AI如何重塑人际关系?

引用
搜狐
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5686773_121257340
2.
https://www.sohu.com/a/856459174_121798711
3.
https://www.sohu.com/a/855687096_121798711
4.
https://roll.sohu.com/a/855687263_121798711

近期,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袁欣老师的专著《智能社会新型人机关系研究》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3.5万字,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时代下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关系的深刻变革,为理解技术进步与社会结构演变之间的深层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作者简介

王袁欣,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能传播系副主任、助理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直博)、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1本智能传播学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传播、计算传播、营销传播等领域,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02

核心观点:人机共生与混合关系

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的助推下,人机互动的创新形式和人机关系的变革逐渐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智能助手、聊天机器人等技术在大众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器不再只是工具,而是逐步转变为能够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合作与共生的“伙伴”。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结构、个体认同以及情感连接的方式。

本书从传播学与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大数据主题模型分析、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新型人机关系的多维度变化,归纳总结了多个智能机器人产品的用户画像,提出了“人机共生关系”的理论框架和“新型混合关系”理论概念,将机器从“行为支持者”拓展为“社会共同体成员”并结合生成式AI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重塑社会互动、文化建构及个体行为。

03

实证研究:多维度剖析人机关系

书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人机关系的复杂性:

  • 大数据主题模型分析: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中的讨论,识别出人机交互的主要话题和情感倾向。
  • 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用户对智能助手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数据,构建了详细的用户画像。
  • 深度访谈: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用户的访谈,深入了解人机互动的细节和情感体验。
04

社会影响:重塑社会结构与文化

研究发现,智能虚拟助手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 青少年群体:更倾向于将智能助手视为“伙伴”,表现出较强的情感依赖。
  • 成年人群体:则更多将其视为“工具人”,强调其实用性和效率。
  • 职业风险:AI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对职业替代的担忧,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 社会变迁:人机互动正在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关系”。
05

结语:面向未来的思考

《智能社会新型人机关系研究》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它提醒我们,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理解人机关系的本质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至关重要。正如王袁欣在书中所言:“超越人机协作,走向人机共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

该书不仅是学术界对人机关系深入研究的成果,也对未来技术驱动的社会生态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展望。此外,王袁欣老师在学术界积极参与智能传播、计算传播及营销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以其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历,对人机关系的探索将继续推动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