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读“四逆散”,需从“芍药甘草汤”开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读“四逆散”,需从“芍药甘草汤”开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1315693_120398690

四逆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论》。它主要用于治疗因阳气郁结导致的四肢厥冷等症状。本文将从四逆散的多种理解、其与芍药甘草汤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提起四逆散,人们就会想到《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里:“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惊,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但是,后世对这一条文和对四逆散,却存在各种认识和理解,对原文的异议亦不少。

对四逆散的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认为《伤寒论》这条是指热厥证,热深厥深用四逆散。认为:伤寒,邪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或者说:四逆散与四逆汤药品皆异者,因为四逆由于热深而厥所致,甚或明确认为四逆散是治阳证厥逆的。
再一种理解认为四逆散证是因寒而厥,故用本散。认为原文既说少阴病,就应该有“脉微细,但欲寐”的证象。至于“四逆腹中痛”当是虚寒之证。
更有认为四逆散是治太阴病的,以四逆散证之吐、利、腹痛等症酷似太阴,但太阴属脾胃虚寒,太阴为三阴之首,其阳虚尚未达四肢逆冷之境地,故而,亦难通晓本条原文之真正含义。
另有几种理解认为本方虽说是治少阴,实则是阳明少阳药。
根据是:有些《方剂》,《方解》中都将本方列为柴胡汤类方中。亦有明确认为本方是治气郁致厥病状的方剂等等。

四逆散与芍药甘草汤的关系

考四逆散,当从《伤寒论》芍药甘草汤着眼。因为四逆散是从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来。
对此,以前医家曾作过阐述,近年国外学者,如日本亦有提到四逆散是从芍药甘草汤发展而来,其说颇多根据,余亦同意此说。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基本主方之一,不仅四逆散由它加味而成,另如:芍药甘草汤加附子,则成为芍药甘草附子汤;加黄芩、大枣则为黄芩汤;加甘遂、半夏则为甘遂半夏汤;加枳实、柴胡则为四逆散。
而芍药甘草汤本身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误服桂枝汤致变而随证施治的方法之一。
凡津液不足,无以灌溉,血液不足,无以养筋者,用芍药和血养筋,甘草补中缓急。
凡伤寒误治致变的“若厥愈足温者”服本方后“其脚即伸”,或谓化阴者,即古人所谓生寒之药。
“寒生则阴足”,所以凡是血、水、藏、降,皆所谓“阴”,故而需化阴者、清血者、泻火者、入里者、下降者,莫不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而加减之。
一看它的几张加减方,就可以有所明了。
内经有“酸苦涌泄为阴”之说,化阴之功,多藉用芍药。而芍药甘草汤全方,功能缓急止痛,对腿脚挛急、腹中疼痛自有卓效。
据报道:实验室研究本方确有镇静、镇痛,松弛平滑肌等作用。
认为高浓度的芍药甘草汤,对活体胃和离体肠管的运动,有轻度的抑制作用;而对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呈过度兴奋状态的离体肠管,能发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缓解疾病的急性症状,则是由于甘草的镇痉、强壮、抗应激、解毒等作用。
还说:“芍药甘草汤具有中枢性、末梢性的镇静和镇痉作用,因而其缓解各处疼痛的问题可以解决了”云云。

四逆散的功效与应用

四逆散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而芍药甘草汤的适应证和作用既如上述,则我们对四逆散之应用亦较易探索。
按阳郁四逆证,即原文所谓“少阴四逆”,皆由阳虚不能敷布四末之证;
而本证重在阳郁于里,不能达于四肢,其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是属气机不宣;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是气血郁滞,故本方是宣散气血郁急的方剂。
《伤寒论》该条文虽说“四逆”,但这类四逆是不甚重的。
一般老、弱、虚人,由于一时的气郁、食郁所致的气机不宣畅者,见指、趾冷者有之,亦即所谓四逆散证也。
再从本方的加减来看: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取其温、敛;悸者,加桂枝,以益其心气;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其水道:腹中痛者,加附子,以温其里;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下郁之阳等。
从方子本身及加减,可知本方为宣达郁滞之剂。
方中用柴胡宣阳解郁,使阳气外达,枳实破滞气,芍药和血,甘草缓中调胃,以解郁热。
或谓柴胡、甘草同用,利中疏郁,枳实、芍药同用,通经散结,亦属可信。

四逆散的现代认识与应用

《伤寒论》用本方治疗热邪传里,阳气郁,不能外达,而形成四肢厥冷的所谓“热厥”。
不过,后世扩大它的应用范围,凡是出于肝气郁结为主因所引起的一些病证,都以本方为基础加减运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疏肝解郁方剂,又多从本方化裁。
如柴胡疏肝散,即本方加川芎、香附、陈皮。
治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者,如逍遥散,即本方加白术、茯苓、煨姜、薄荷,以双调气血,同治肝脾。
诚然,这些化裁后的方子与四逆散是有各自的适应证的。
上面提到四逆散由芍药甘草汤发展而来,而芍药甘草汤具有中枢性、末梢性的镇静和镇痉作用。
日人细野氏认为:“四逆散的应用,用对肝脏机能异常有作用的柴胡和能改善胃机能的枳实……
患四逆散证的人,其性格是内向的,多为消极的,善于担心的,非常注意细节的神经质性格的人,特别是对自己体内的不调颇为敏感,而且具有向不好方面考虑的性格特征。
有这样性格的人……当然其郁结的情绪,要在体内寻求逃避的场所……
在腹部内脏和骨骼肌上最先出现这种反映,于是常可见到骨骼肌紧张,发生入睡困难,表现出大肠机能异常而排便次数增多等四逆散证的症状……
其不适应样状态,便形成为不安的精神状态。
这就是通过自律神经反射的形式,引起的咳嗽、心悸、小便不利、泄利下重等症状,容易在腹腔脏器中反映出来,而发生热厥的状态”。
这些说法,颇有助于人们对四逆散的作用和其适应证进一步的了解。

四逆散是一则十分有实用价值的仲景方。
人们继承了原书对本方指出的适应症,并扩大了治疗范围,这样既没有丝毫损害张仲景创制本方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又增加了对本方进一步的肯定和应用,这确是应该不断探求的有益工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