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气候环境巨变专家建议加大政策金融应对力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气候环境巨变专家建议加大政策金融应对力度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05/content_253360.html

11月1日,台风“康妮”带来的狂风和暴雨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是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最晚的台风,“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让当天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的2024杜克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感同身受。与会专家表示,“百年一遇”现在变成“年年都遇”,这样的气候变化是需要关注的自然现象,更要加大政策与金融应对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处副处长王浩表示,中国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增长速度全球最快,建立了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链,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王浩特别提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技术和人才短缺的挑战,鼓励昆山杜克大学的师生专注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中国以及世界的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以视频形式带来了题为“探索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主旨演讲。

周汉民表示,产品碳足迹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了解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精准实施降碳措施,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同时,也能够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

他认为,我国的碳足迹标准,需要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经过核准核算的结果,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在国际贸易中才能够得到认可。

周汉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接轨,建立精准量化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让碳足迹有迹可循,让世界看到中国产品的“含绿量”;二是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可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示范;三是完善碳足迹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和认证纳入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示范试点目录,予以引导和鼓励,并配以相关的产业资金扶持。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表示,本届研讨会旨在通过政策的引导激励,绿色金融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强调,昆山杜克大学将继续扩大深化国内交流合作,致力于解决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