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四位灭佛皇帝的下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四位灭佛皇帝的下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U44D6H0552XEO6.html

古代有四位皇帝灭佛,他们后来遭遇了什么?结局竟一个比一个凄惨。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历程中,佛教经历了辉煌时期,也曾四次陷入黑暗的深夜。

这四次佛教黑暗时期与古代四位皇帝息息相关。这四位被后人称为"三武一宗"的皇帝,其统治期间因某些共同原因推动了灭佛活动。

首先,让我们一一了解这四位皇帝灭佛的原因,以及他们后来的命运。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历史上第一位灭佛的皇帝。

拓跋焘灭佛的原因在于佛教在北魏国内的蔓延过于庞大。据后人统计,北魏人口曾达到3500万,但在拓跋焘时期,和尚人数竟然超过了200万,佛寺更多达3万余所。

这一数据令人震惊,相当于每十几个北魏人中就有一个成为和尚。而且,按照佛教律法,和尚尼姑们不需劳作或向朝廷纳税。

他们闲坐寺庙,依赖信徒的供养,浪费了大量劳动力资源,剥夺了其他民众的劳动成果。

对于拓跋焘这位志存高远、热衷于扩张的皇帝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

他渴望国家的青壮年投入战场,支援国家的战争,但这庞大的和尚群却阻碍了他的计划。

因此,拓跋焘对佛教心生不满。后来,受道教信仰影响的宰相崔浩劝说下,拓跋焘开始信奉道教。

在444年,拓跋焘首次发动了灭佛运动。最初,他下令禁止贵族和平民私自养和尚,但并未对寺庙内的和尚采取行动。

然而,在第二年,一次起义平定后,拓跋焘发现了更多佛教寺庙中隐藏的暗流。

他在长安城的一座佛寺中发现了被和尚们藏匿的兵器。这座佛寺离起义地点很近,引发了拓跋焘的警觉。

于是,在那一年,他下令摧毁长安城所有佛寺,屠尽城中和尚、尼姑。

随后,拓跋焘强迫北魏所有和尚还俗,焚烧经书,摧毁佛像。

这次行动使他与佛教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他统治下的一个转折点。

北周时期,宇文邕因佛门的庞大负担与社会问题而对其极度厌恶。佛门寺庙免税且不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和尚占有大片良田,拥有巨额财富。这些行为使得朝廷负担沉重,且引发了一些和尚非法活动,甚至暗地里策划反抗。

其中,道士张宾和半路转道的卫元嵩更加激起了宇文邕灭佛的决心。在他们的劝说下,宇文邕决定铲除佛门。为了给灭佛活动找个名义,他与佛门高僧和张宾进行了辩论,但结果并不如他所愿。最终,宇文邕怒不可遏,下令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灭佛行动,以儒门取代佛门。

唐朝后期的武宗李炎对佛门同样厌恶,因佛门占有大量社会资源,不纳税且频繁使用铜铁等材料。这使得李炎被道士赵归真说服,推动了一场新一轮的灭佛行动。他规定除了长安和洛阳各留两座寺庙外,其他佛寺全都拆除,和尚们全部还俗。这一行动导致数千座寺庙被拆,数万和尚尼姑被迫还俗,大量佛像被融化铸造成国家需要的工具和货币。

后周的世宗柴荣本身也对佛门极为不满,他发现国内寺庙众多,和尚们不纳税且频繁使用朝廷铜钱铸造佛像。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佛门的厌恶,最终他颁布法令,要求拆除所有未经朝廷批准的佛寺,让和尚尼姑全部还俗。此举导致后周三万余座佛寺被拆,六万和尚尼姑被迫还俗,仅留下少数佛寺得以保留。

以上三位皇帝因对佛门厌恶而采取了灭佛行动,最终结局各有不同。拓跋焘在北伐中身亡,子孙凋零;宇文邕在北伐途中病逝,后代衰落;李炎因服丹中毒身亡,皇位被堂弟继承;柴荣在北伐途中突然病故,导致国家陷入混乱。这些皇帝在灭佛之后,命运多舛,后续发展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性。

观察历史中的多次灭佛事件,我们发现其根源大体相同:一些僧侣不务生产,却积累了大量财富,引起统治者的不满与警惕。

若他们采取了类似禅宗的农禅制度,一边耕种一边修行,或许历史中的悲剧就能避免了。

经历了数次灭佛之痛,禅宗最终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历史上一次次灭佛后最蓬勃发展的流派。

佛门本无错,错的是那些披着佛门外衣,却追逐财富的人。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3-145280的大白伞盖佛母唐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