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科普 | 治斑有道,“针艾”到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科普 | 治斑有道,“针艾”到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d.fyun.cc/detail/926ca409f14335738c39f8ec1edf8ae9f839b363.html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面尘”。古籍记载:“面尘,面色如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面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为华”。其主要表现为鼻翼两旁及颧骨、脸颊见深褐色成片斑块,色暗。一般育龄期妇女多见,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日久后颜色越发暗沉,治疗起来也十分棘手。

“情志不遂,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而使气机逆乱,气血悖乱,不能上荣于面而生褐斑”。认为黄褐斑主要是由于肝失调达、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或是肾阴不足,不能滋水涵木,导致颜面气血失和,浊气停留而成。

成因

  • 长期紫外线照射
  • 长期精神紧张、睡眠障碍
  • 妊娠期、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 护肤品化妆品使用不当
  • 习惯性便秘导致体内毒素堆积

中医辨证分型

  • 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面部有散在斑块,伴有情绪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
  • 肾虚火旺型:主要表现为颜面部黑褐色斑块,伴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 脾虚湿阻型:面色暗沉无光泽,斑点成片状,伴有倦怠无力,腹胀纳呆,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滑。

治疗

通过面部围刺配合辩证远端选穴,可以调和阴阳,濡养经脉,促进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疏通面部经气,淡化色斑的功效。

预防

  • 防晒:紫外线是导致黄褐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户外活动时,务必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宽边帽、太阳镜和使用防晒霜等。
  • 注意日常护肤:正确而规律的日常护肤可以减少色斑的产生。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
  •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 保持良好的心情: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等也可能导致黄褐斑的形成。保持心理健康,适当的休息。
  • 避免刺激性化妆品:选择温和并符合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强刺激成分的产品。

典型病例

  • 患者1:女性,50岁。多年前开始双侧面颊部出现褐色斑点,局部成斑片状。伴精神疲倦,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四诊合参考虑为脾虚湿阻证,采用上述针刺治疗4次,每次面部色斑均有明显淡化,皮肤较前变白皙透亮。
  • 患者2:女性,38岁。5年前二胎生产后双侧面颊部出现褐色斑点。伴急躁易怒,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四诊合参考虑为肝郁气滞证,采用上述针刺治疗8次,斑点基本消失,面部皮肤变白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