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磁兼容(EMC)全解析:攻克电子设备干扰难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磁兼容(EMC)全解析:攻克电子设备干扰难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

引用
与非网
1.
https://rf.eefocus.com/article/id-338361

在当今电子设备无处不在的时代,电磁兼容(EMC)技术宛如一位幕后英雄,默默守护着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秩序。它深刻影响着各类电子电气设备,从常见的家用电器到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无一能离开其保驾护航。

首先来认识一下 EMC 的核心构成。EMC 主要涵盖 EMI(电磁干扰)和 EMS(电磁敏感度 / 抗干扰)两大部分。EMI 是指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向外发射,进而干扰其他设备的现象,就像我们在电视荧光屏上看到的 “雪花”,便是接收讯号受到干扰的典型表现。而 EMS 则体现了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越敏感的设备就越容易在电磁环境中出现性能问题。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世界里,EMC 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各种运行设备之间通过电磁传导、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这三种方式相互关联和影响。例如,开关电源的开关脉冲及高次谐波、数字电路的时钟信号及高频谐波等都是常见的电磁干扰源。这些干扰源会通过电源线、壳体、连接线等途径,干扰公共电网或其他相连设备,影响其正常工作。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满足 EMC 要求,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必不可少。EMC 测试项目丰富多样,包括 RE(辐射发射)、CE (传导干扰)、Harmonic(谐波)、Flicker (闪烁)、ESD(静电)、EFT(瞬态脉冲干扰)、DIP (电压跌落)、CS(传导抗扰)、RS(辐射抗扰)、Surge (浪涌雷击)、PMS (工频磁场抗扰度)等。这些测试从不同角度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只有通过测试的设备才能在市场上合法流通并稳定运行。

当设备面临 EMC 问题时,整改就成为关键环节。EMC 整改有一套系统的方法。第一步是查找确认辐射源,可采用排除法、频谱分析仪频点搜索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等,像晶振等元件的工作频率固定,可通过分析其频率特性来定位辐射源。接着是滤波,如电容滤波、RC 滤波和 LC 滤波等,能有效去除特定频率的干扰。吸波也是常用手段,通过电路串联磁珠法、绕穿磁环法和贴吸波材料法等,但要注意吸波材料的频率适用范围。接地分为单点接地法和多点接地法,不同频率电路适用不同接地方式。屏蔽可采用加屏蔽罩屏蔽法、外壳屏蔽法和 PCB 走线布局屏蔽法,能有效抑制空间电磁干扰。最后是能量分散法,利用软件的展频和跳频技术分散频段能量,对尖峰毛刺形波形的频率辐射超标效果显著。

在 EMC 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重要规律。从费效比关系来看,越早考虑和解决 EMC 问题,成本越低、效果越好。在产品研发初期就融入 EMC 设计,能避免后期整改的高额费用和时间浪费。高频电流环路面积越大、环路电流频率越高,EMI 辐射就越严重。因此,在设计和布线时要尽量减小高频电流环路面积和降低骚扰源高频电流频率,比如合理布局电路板,缩短连线等。

电磁兼容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石。从其基本概念到测试整改方法,再到重要规律,每一个方面都紧密相连,共同保障着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EMC 技术也将持续演进,为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和可靠性保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让我们的电子生活更加稳定、高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