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第二章 基于目标定主题
【结构思考力】第二章 基于目标定主题
如何确定概念?前面提到概念的形成需要不断收集和提炼。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提炼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确定目标
基于目标出发,是结构思考力的初衷。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销售培训,目标都是驱动力,也是方向。
1.1 设定场景:提前设定表达场景
a) 确认目标前,先设定好场景
场景主要内容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场景越具体越能体现目标及结构。
例如:我今天需要开会;上午开会是给领导汇报工作,下午开会是给团队总结工作。虽然都是开会,但由于人物不同,所以目标和结构也就不一样。其实平时大家都是做到了这点。
b) 场景越具体,目标及结构才更准确
下午团队总结工作,是全员还是小组负责人;如果是团队100人,全员工作总结就不太合适,如果是10人团队了,所以说场景越具体,结构就不同,当然我们的目标是不变的。
1.2 目标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
团队工作总结会议的目标是什么呢?
1) 确认目前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
2) 下一步工作内容。
3) 问题集合
4) 需要协助内容
5) 确认下一步工作内容时间节点。
ABCD目标法:A Actor代表受众,B Behavior代表行为,希望受众完成什么任务或者表现出什么行为;C Condition代表条件,在什么条件下;D Degree 代表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者水平。
在确认目前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D),问题得到解决及可协助(C)的情况下,团队成员(A)可在确认的时间节点,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内容(B)。
2. 设定主题
2.1 确定结论:一个为目标服务的结论
“结论先行”这里说的主题就是整个表达的结论,它源于目标,服务于目标的结论。团队工作总结会议的结论是什么呢? 实现自我价值
2.2 包装主题:一个打动人心的主题
1) 三个基本原则:“简单” “准确”“利益”;“简单”也就是能用2个字表达的绝对不用三个字,前面说到的提炼。“准确” 简单且能准确表达内容。“利益” 这个即要考虑成本,又要考虑最终用户,学会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
可以通过矩阵选出最优主题,发挥团队作用,对每组“简单,准确,利益” 三个纬度进行评分,得分最高者可选做最终主题。
3. 设计序言
通过设计序言,在沟通之前把对方吸引过来,搭建一个共同的沟通平台。
3.1 初步设计:完善序言基本要素
四要素SCQA“S情景,C冲突,Q疑问,A回答”。情景是背景,冲突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及问题,疑问是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解决问题,回答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S(情景)需要让对方产生共鸣,让对方听完之后产生一种“对对,你说的没错”的反应,只有情景认同了故事才能继续发展。
C(冲突)打破开场时给对方的安全感,确认面临的问题。
Q(疑问)从对方的角度关会心的问题。
A(回答)基于这些问题我给的答案。
这就是需要结构的构成。提出对方关心的疑问,引起对方关注兴趣,回答疑问就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