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皇大帝的“简历”:从虚拟神到道教至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皇大帝的“简历”:从虚拟神到道教至尊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RCMPGT0543AMOL.html

玉皇大帝,作为道教中地位显赫的天神,其“简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从最初的虚拟神到掌握实权的天宫统帅,玉皇大帝的地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位道教至尊神祇的来龙去脉。

道教神祇体系的演变

说到“玉皇大帝”的“简历”,如果笼统地说,就是他是“道教”的天神。具体地说,就还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最早的“道教”,是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这约在公元130年前后。“五斗米道”,奉“大道”为最高神;以太上老君,也就是“大道”的化身老子为教祖。

东晋南北朝开始,道教在各地迅速发展,派别不一,教经多出,大批《灵宝经》《上清经》涌现。其结果,就是大大推动了尊神体系的演化。

各教派分别信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道君”等等尊神。经过长期艰难的讨论、协调、融合,直到梁时陶弘景著《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才基本确立了“三位一体”的“三清”尊神体系。

“三清”,是道教最高等级的神,包括三位。居“三清”之首的,是“元始天尊”,全称是“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大帝”。这是位“虚拟神”,是道教中最原始的至高无上神。

居“三清”第二位的,是“灵宝天尊”,即“太上玉晨大道君”,又称“太上道君”、“上清大帝”、“太清大道君”,也是一位“虚拟神”。其中,“太上玉晨大道君”和“太清大道君”这两种叫法,最早出于道教的“上清派”;“太上道君“的叫法,最初始于道教“灵宝派”。

居“三清”第三位的,是“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这位不是“虚拟神”,而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神化格,道教奉为教祖。前两位“虚拟神”的出现,与晋以后“上清”、“灵宝”等道教教派的出现有直接关系,即把“道气化身”的虚拟神抬高到“人神”之上,这是老子屈居第三的主要原因。不过,在民间,大多仍以老子为道教教主。

“四御”体系的形成

来到北宋,道教的尊神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四御”的出现。“四御”,是中国道教神系中四位“天帝”的统称。在这个时候的道教神系中,“三清”象征“一气化生、造化人神万类”,是最高的精神主宰。“四御”则是“三清”的辅佐,御天统极,是最高神权的象征。“四御”,具体指“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官南极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具体说,“四御”的来历不一。“玉皇大帝”,是四御神形成的中心。就是说,在其身上,具备了“四御”所有神性。“紫微北极大帝”和“勾陈南极大帝”,都来源于古代的星宿崇拜。“北极大帝”是北极星的神化,又与秦汉之际的“太一”信仰有关。“南极大帝”,是勾陈星的神化,因与北极大帝对举而成为“四御”之一。“后土皇地祇”,是主宰大地之神,来源于古代的“皇天后土”之说,唐宋时,演化为女神,即民间所说“后土娘娘”。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局部)

“四御”正式“封神”,源于北宋。宋徽宗为“四御”分别加封尊号,这使“四御”融入道教最高神系,成为“三清”辅佐成为定式。“四御”定型之前,“玉帝”这尊神已在道教中存在。前面说到的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云:“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可是,第一,陶弘景确立的是“三清”为道教最高神,玉帝显然不够最高“神格”;第二,陶弘景没说清楚“玉帝”与“三清”的统领辖属关系。因此,到唐代,关于“玉皇”,说法依然没有条理——一是名称不一;二是多至十位。北宋的《云笈七签》,对“玉皇”,亦讲不太清楚。

(永乐宫壁画)

北宋皇室特别信仰玉皇,所称“天帝”多次显灵,皆为“玉皇”。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八年,即1015年,上“玉皇”封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又于政和六年,即1116年,加封“玉皇”为“昊天玉皇上帝”。中国古代历朝帝王,大多崇拜“昊天上帝”。宋徽宗将这一崇拜,与“玉皇大帝”崇拜合为了一体,并将“玉皇”全称定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自此,道教神系,便形成了以“玉皇大帝”为首的昊天三界尊神、四御、六御等体系,并称之为“元始为三教之首,玉帝为万法之宗”。这是说,“元始天尊”是精神领袖;“玉皇大帝”掌握实权,是“天宫”统率天神“圣尊”,且为“总执天道”之神。从此,“玉皇大帝”确立了其显赫神位。

后来在明代,“玉帝”被写入了《西游记》,“昊天大帝”被写入了《封神演义》。《西游记》第七回说:“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照这个说法,唐朝的时候,“玉帝”已二亿二千六百八十万岁。这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